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4月9日報道:正在好轉的中法關系給法國在華大企業重注信心,他們紛紛表示將更看好中國市場,并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
在4月8日舉辦的第15屆中法經濟研討會上,法國跨國企業就最新發布的中法新聞公報發表看法,稱公報給他們的在華業務帶來新的轉機。
“公報對于我們而言是個很好的消息,我們很高興中法經濟又恢復正常狀態。我們對中國業務充滿信心,”施耐德電器首席執行官趙國華對本報記者說。
中國市場是施耐德全球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市場,但是在將來的3到7年內,這一狀況有望改變,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公司最大的市場。
法國另一巨頭公司威立雅亞洲首席執行官Jorge Mora說,“中法關系現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我們很高興見到這一轉變。”
威立雅開展中國業務15年,旗下業務已經全部進入中國市場,“過去的15年公司在華業務銷售額年均增長10%,而這一增長勢頭有望持續保持下去,”Jorge Mora說。
“如果我們對中國市場都沒有信心的話,那么沒有什么市場可以讓我們有信心了。”
而幾個月前他們也許不那么自信。去年12月法國總統薩科齊不顧中方的反對,執意會見達賴喇嘛,中法關系陷入僵局。原定于當月舉行的中歐峰會也因此擱淺,今年3月在商務部部長的帶領下,中國赴歐洲采購,法國也不在其列,使處于衰退的法國經濟被邊緣化。
在剛剛結束的G20峰會上,中法兩國高層會面,并發布了中法新聞公報,承認了西藏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表示不會干涉中國的內政。這一承諾為中法關系駐入新的活力。
今年是中法建交45周年,“法國應該傾聽中國的聲音。我們將迎來新一輪的中法關系,中法企業合作也將進入全新的階段,”法國前總理拉法蘭說。
在法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情況下,中國市場成為法國企業最看好的目標市場。盡管中國經濟受經濟危機影響增速放緩,但是中國還是全球最好的市場。中國政府將其2009年GDP增長目標設為8%,僅比2008年的9%增長低1%。
“有幾家實力很強的法國企業,在全球部署中已經停下了其他地區的投資,卻保留了在中國的投資,還有些一流的企業就計劃在中國投入數億美元,”法中委員會副主席錢法仁說。
“中國經濟不可能不增長,改善能源環境將是其重要的一部分,這對于我們而言是很好的機遇。我們對中國市場非常樂觀,”蘇伊士環境集團首席執行官Jean-Louis Chaussade說。
中國商務部資料顯示,法國是中國在歐洲的第四大貿易伙伴,中國是法國第七大全球貿易伙伴。據法國海關統計,2008年中法兩國貿易總額累計為398.6億歐元,較上一年的380.7億歐元增長了4.7%。
法國并不是在中國投資最多的國家,但是是合作領域最廣的國家,從能源,交通設施,到包括食品在內的各種消費品,奢侈品,零售業都有涉及,錢法仁說。
前中國駐法國大使吳建民說:“中法兩國在經濟上有很強的互補性,法國在能源,航天,環保第三產業等領域的先進技術和理念是中國急需的。而中國廣闊的市場,資金,和高素質的勞動力也是法國所需要的。” (中國日報記者 丁清芬 實習記者 王小田 編輯 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