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地區司司長范恒山認為在應對金融危機過程中,相對落后的中西部地區發展速度明顯快于東部地區,經濟回暖跡象明顯。
發改委官方網站今天發布了范恒山在歐盟“全球視野下的區域治理”國際研討會上的發言。他在發言中說,今年前幾個月,中國經濟出現了積極變化,特別是相對落后的中西部地區發展速度明顯快于東部地區,經濟回暖跡象明顯。
他說中國政府著眼于化解金融危機的影響,迅速出臺了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攬子計劃,特別是推出了總額達4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刺激計劃,制定了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進一步完善了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范司長說,在指導思想上,中國堅持把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與解決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有機結合起來,把短期措施與長遠目標結合起來。在具體操作上,充分發揮區域政策和區域規劃的作用,著眼于加強薄弱環節,大力扶持落后地區發展,進一步加強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產業結構和水平,推動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他說在區域發展戰略和區域規劃、政策的推動下,中國區域發展格局正在發生明顯變化。2008年,東部地區以占全國9.6%的土地和37%的人口,實現了約占全國的54.3%的經濟總量,繼續保持全國經濟發展重要引擎地位。中部和西部地區加快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明顯提高,發展活力競相迸發,經濟發展明顯加速。2008年經濟總量分別占全國的19.3%和17.8%,比2005年提高0.5和0.8個百分點,東北地區經濟增速躍居四大板塊首位,與東部地區的發展差距趨于縮小。
《中國日報》記者:付敬 編輯:關曉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