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7月15日報道:進入6月份以來,中國的主要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和廣州的高端住宅市場非常活躍,有些城市的成交量甚至創下了06年以來的新高。而買家除了江浙一帶的投資者以外,有相當部分來于港澳臺地區,而他們購買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抵御明年可能到來的通貨膨脹。
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網公開數據顯示,本季度前30名高端住宅成交量明顯回升,共成交993套,環比一季度的645套成交量上升54%,同比去年2季度493套,前30名的銷售總套數增長一倍以上。
世邦魏理仕北京分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陳希向記者介紹北京高端住宅市場成交量的快速上升部分得益于政府年初放開對外國人買房的限制。
行業數據顯示,2005年,海外購房者,包括港澳臺地區居民的購房占比達到百分之二十七,而由于06年實行的限制外國人買房政策,這一比例在過去兩年下降到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
而記者采訪到的一個香港買家剛剛在北京CBD地區購買了一棟價值650萬的高端公寓。他表示購房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抵御明年通貨膨脹可能帶來的資產縮水。他同時表示,和香港相比,北京,上海的房價還可以接受。考慮到以后豪宅供應量會越來越少,而中國的經濟仍會維持較長時間的快速發展,現在投資還會有不錯的增值潛力。
豪宅熱銷的場景在上海更為明顯。佑威樓市通交易系統也顯示,上海單價3萬元以上的新建商品房銷售量也在今年達到了過去3年來的峰值,上半年總銷售面積達到了546476平方米,而2007年全年的銷售量438532平方米。
上海仁恒房地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偉示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5月份,仁恒河濱城這個項目的銷售均價約為37000元/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為6億元。據客戶摸底調查發現,5月的購房群體中,滬籍購房者的比例大約為38%,非上海的外省市購房者比例大約為42%,港澳臺同胞及海外人士的比例升至20%左右。相比去年,今年這幾個月的港澳臺同胞購買比例顯著增高。
而中原(中國)地產研究中心公布的一項長期抽樣監測結果顯示:自2009年4月以來,在滬籍購房者、外省市購房者、港澳臺同胞及海外人士三大類購房人群之中,滬籍購房者(含上海本地人與新上海人)比例下降,4、5兩月累計下降5%左右。5月份滬籍購房者比例回落到85%。與此同時,港澳臺人士接棒剛性需求的退潮,成為上海樓市高端物業的中堅力量。自2009年3月起,港澳臺購房人數連續3個月分別有25%、40%、43%的環比增幅,直追往年的歷史高點。
而與香港一水之隔的廣州更是港澳買家青睞的城市。頤和高爾夫莊園的銷售總監告訴中國日報記者,該項目的銷售額比去年增長了200%以上。 該項目的均價為40,000元每平米,而百分之四十的買家有香港居住權,自住和投資目的各占一半。(中國日報記者 胡園園 編輯 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