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月13日報道: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也是中國為期六個月的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日前在接受中國日報專訪時表示,中國政府將以“負責任的”態度積極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國政府也愿意以“積極的”態度同美國政府和業界加強知識產權領域的廣泛合作。
姜增偉同時強調說對于美方非常關注的軟件正版化問題中國方面正在“扎實有效的進行”,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機構將分別于今年“5月和10月”之前完成正版軟件的安裝工作。
再過幾天,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開始他的正式美國訪問,而大家一致認為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將成為雙邊談判的一個重要話題。
2010年10月,在國務院的號召下,中國掀起了為期半年的打擊假冒偽劣商品知識產權保護的專項行動,這項行動廣為人關注,并被尤其是外界認為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嚴厲的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的行動。
這次專項行動的重點內容是保護著作權、商標權以及專利權和植物新品種權,重點地區是產品制造集中地、商品集散地、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案件高發地,重點領域是新聞出版產業、文化娛樂業、高新技術產業、農業,重點產品是圖書、音像、軟件、大宗出口商品、汽車配件、手機、藥品、種子等。
姜部長說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行動將是長期的?!爸R產權保護是一個系統的艱巨任務,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專項行動結束后,領導小組辦公室將會同有關部門及時總結專項行動中發現的深層次的問題和線索,研究解決問題,繼續通過完善政策、體制和法制,形成知識產權保護的長效機制,努力把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他說。
同時,他指出“中國在這方面做出的努力將不僅是經濟社會步入新階段的客觀要求,是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也是尊重國際規則、維護公平競爭的現實需要?!?/p>
中國的“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指出,中國必須盡快提高創新能力,并培養一批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以便盡快實現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政府采購以及市場準入問題一直以來是在中國的美國公司以及外資公司一直抱怨的問題。在過去的一年,以通用電器為首的外國公司說中國的投資環境正在惡化。
但是中國政府的高層一直都在強調中國將通過各種努力提高投資環境,并一視同仁的對待中國企業和外資企業。
作為活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國家專項整治小組提出了36項重點工作,其中13項作為領導小組重點督辦事項,明確了工作目標和時間節點。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11個部門共梳理出重點督辦案件80起,涉及到美國、法國、意大利、巴拿馬、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多個國家和國內18個省區市,涉及LV、AMANI、BOSS、PARDA、Zegna、Marlboro、NIKE等國際知名品牌和國內產品商標、專利以及音樂著作權等多個領域。
據不完全統計,行政執法部門在專項行動中已立案1.9萬多起,辦結案件1.1萬多起,移送司法機關380多件,搗毀窩點1300多個。
“我國政府有堅定的決心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使國際社會客觀、公正、全面了解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的積極成效,消除外國投資者對我投資環境乃至改革開放政策的疑慮,”姜部長說。
“我們還將加強與外商投資企業的溝通協調,解決他們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關注。只要是在中國境內依法注冊的外資企業,他們制造的產品都是中國制造,他們研發的創新產品也都是中國創造,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中國政府都會一視同仁?!?/p>
在去年12月舉辦的中美商貿聯委會上,中國政府對美國方面在多個問題上做出了承諾,這其中就包括中國承諾軟件正版化,并強調中國中央政府將在其辦公室里全部用上正版的軟件。
根據國管局采購中心的統計,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中央國家機關各單位(含直屬單位及垂直系統)共完成軟件采購47716套(國外軟件產品20156套、國內軟件產品27560套),其中操作系統6524套、辦公軟件21575套、殺毒軟件19617套;采購資金3613萬元(國外軟件產品2750萬元、國內軟件產品863萬元)。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sdlsmy.com/cndy/2011-01/13/content_11842143.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丁清芬 編輯 呂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