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1月19日報道:在美國市場快速擴張的華為、中興近日再次遇阻,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日前表示將針對包括上述兩家在內的數家電信設備提供商發起調查,評估其是否會給美國國家安全帶來潛在威脅。
近年來美國政府曾數次對華為、中興發起調查,這次又添一例。中國官員表示,這次調查更多是美方出于政治的考慮,并希望美方不要把雙邊的經貿活動政治化。
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對英文版《中國日報》說:“美國國會有許多的議員,常年都會提出許多這樣或者那樣的提案,也就是說說,都是常態。美國大選臨近,總是需要說制造出點什么東西來引起大家的關注,也是常事?!?/p>
這次對華為、中興的調查,工信部科技委主任鄔賀銓說是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名對各個國家的公司在美國開展業務設置的障礙。
“近年來,美國對中國公司尤為關注,一方面說明中國企業,如華為、中興等,實力越來越強,給美國本土經濟帶來挑戰;另一方面,美國大選在即,他們總會想出各種各樣的議題來吸引眼球,如南海問題等,所以,現在這種舉動,政治意圖多于經濟意圖?!?/p>
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也呼吁美國“不要動輒就將有關經貿活動政治化”。
最近中美的匯率問題也經貿活動政治化的一個例子。上月,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根據該法案,美國政府可對“匯率被低估”的主要貿易伙伴征收懲罰性關稅。商務部美洲大洋洲司司長何寧早前表示施加壓力促使人民幣升值其實是大選臨近,美國為了轉移民眾視線的做法。自2010年6月匯改以來,人民幣已升值10%。
海外業務是華為、中興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去年華為海外年銷售收入1204億元,同比增長33.8%,在總收入中占比達65%,而其國內市場僅增長9.7%。今年上半年,中興國際業務收入達208.10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55.7%,同比增長36.4%,其中歐美市場占比進一步提升。
隨著進一步在美國市場的擴張,兩家公司遇到的障礙也越來越多。今年2月,迫于美國外商投資委員會的壓力,華為放棄對服務器科技公司3Leaf特定資產的收購;去年,因為美國政府對國家安全的擔憂,移動運營商Sprint Nextel把華為和中興排除在其數十億美元的網絡升級計劃之外;2008年,華為試圖收購美國電信企業3Com公司,但最終因美國政府所謂“國家安全”的擔憂而放棄。
對于這次美國發起的調查,中興品牌和傳播部長戴沭說“希望美國當局能夠提供良好的商業環境”。
同時他表示中興仍對在美國的拓展有信心?!半m然電信設備領域,由于種種原因,中興并沒有和四大主流運營商展開合作,但是和眾多中小型美國當地運營商,有很好的合作關系;在企業業務方面,今年以來,中興在美國市場也有很好的發展?!?/p>
華為對此不予置評。
TD-SCDMA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說華為、中興可以提供優質低價的設備,如果限制他們在美國市場的發展,最終也會讓美國運營商受損。同時,他也建議華為、中興重新考慮他們在北美的市場策略。(中國日報記者 陳麗敏 丁清芬 沈靜霆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