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記者2月10日從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海南紅嶺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建議書已于近日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批,這標志著紅嶺水利樞紐項目前期工作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向2009年底開工的目標又邁出了重要一步。海南紅嶺水利工程項目總投資20.9億元,建成后可解決文昌、定安、屯昌、瓊海、海口等5個市縣 137.2萬畝農田的灌溉問題,以及區內31.97萬人飲水安全問題。
紅嶺水利樞紐工程位于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中平鎮境內萬泉河支流大邊河上游,是一宗灌溉、供水為主,兼顧防洪和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水庫總庫容7.04億立方米,工程由攔河壩、溢洪道、引水隧洞、壩后和渠首水電站組成。工程總投資209415萬元,建設工期4年。
海南紅嶺水利樞紐是海南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十一五” 重點工程,是一項具有全局意義的戰略性工程,建成之后將會對海南省國民經濟產生重大影響。紅嶺水利樞紐是從根本上解決瓊東北地區工程性缺水問題的關鍵性工程,對保障區域城鄉和國家文昌航天發射中心供水安全,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加快推進當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紅嶺灌區水系將覆蓋整個瓊東北地區,從根本上解決該地區工程性缺水的難題,構建起新的海南水網體系。項目建成后,可解決海南省文昌、定安、屯昌、瓊海、海口等5市縣137.2 萬畝農田的灌溉問題,年可增加城鎮供水和人畜飲水8428萬立方米,解決區內31.97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并可提供8979萬度/年的清潔能源,結合城鎮堤防建設可將博鰲亞洲論壇和瓊海市中心城區防洪標準提高到30 年一遇。紅嶺水利樞紐不僅是一個灌溉工程,也是航天城的供水工程和博鰲亞洲論壇的防洪工程。項目建成后,年供水量可達上億立方米,完全能滿足未來文昌航天城的供水需求。
編輯:鄧京荊 來源:中國日報海南記者站 (記者 黃一鳴 通迅員 鄭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