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幾位市民在石家莊街頭冒雨騎行。 當日,河北省中南部地區出現降雨,雨量為2-4毫米,局部地區雨量達到5毫米。 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攝
2月12日,安徽省宿州市百善鎮農民黃文章查看生長不良的麥苗。 從當日開始,我國大部分旱區陸續迎來降雨。但安徽省氣象部門負責人表示,由于這一輪降雨量較小,安徽北部地區的干旱仍將持續。新華社記者 李健攝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12日中午,一場望眼欲穿的"喜雨"終于降臨,北京結束了100多天無"雨雪"的記錄,在極大改善空氣質量的同時,也給冬麥區干渴的土地帶來了一絲滋潤。
據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林建介紹,2月7日至9日,河南、陜西、安徽、山西、湖北等地均出現了雨量不等的降雨,預計2月中旬,旱區還將出現兩次降水過程,可能會使部分地區旱情得到進一步緩解,但由于降水較少,部分地區旱情仍會持續。
來自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的統計顯示,2月11日,冬麥旱區基本無降水,但由于旱區澆灌面積穩步增加,受旱面積繼續下降。截至2月12日,全國耕地受旱面積2.70億畝,與2月7日高峰時相比減少3111萬畝。
"目前旱情發展勢頭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從總體上看,全國受旱的大部分麥區旱情尚未根本緩解,抗旱形勢依然十分嚴峻。"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1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
據農業部統計,截至2月11日,河南、安徽、山東、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江蘇等主產區麥田受旱面積比高峰時下降了近四分之一,但目前仍有近40%的小麥受旱。
中央氣象臺北方旱區天氣最新預報顯示,預計未來兩天,河北、京津地區、山東、河南東部和南部、湖北北部、蘇皖北部等地將出現降水。
編輯:關曉萌 來源:新華網2月12日電 (記者姚潤豐 董峻 于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