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在過去3個月時間里,一場50年一遇的特大旱災持續襲擊了中國中部和北部,持續時間之長、受旱范圍之廣、程度之重為歷史罕見。2月5日,中國啟動I級抗旱應急響應,是新中國成立近60年的第一次。中國氣象局高度重視抗旱氣象服務,欲以超常規手段來應對旱情。2月17日,中國日報特邀中國氣象局官員,就讀者和網民關心的問題進行視頻專訪。以下是訪談實錄:
【主持人】我們都知道自上周以來,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我國北方大部分受旱地區均出現了降水,而且像今天北京等地都出現了降雪,我想請問一下本輪降水是否緩解目前的干旱狀況?
【翟盤茂】應該說2月份以來的三次降水過程,對緩解東南區的旱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得到了有效的緩和,但是現在很難講已經徹底緩解了。現在有些地方土壤的墑情條件不是很好,所以我們還是密切地關注著后期的情況會怎么樣,所以還不能說徹底地解除了,可以說大部分地區得到了緩和。
【主持人】我想再補充問一下,我們知道人工降雨需要使用到碘化銀,碘化銀對我們的土地和農作物會不會帶來負面的影響?
【翟盤茂】首先碘化銀在人工增雨中用到的量很少,主要起到的是催化作用。還有一個碘化銀相對來說比較穩定,應該說對環境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主持人】我們知道現在的降水可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是使干旱程度有了一定的緩解,目前我們又面臨大風降溫的天氣,請問翟司長您預測抗旱減災工作下一步有何打算?剛剛干旱程度有了緩解,但是目前又面臨著降溫。
【翟盤茂】應該說我們對春節沙塵暴發生的情況進行了預計,一會兒李主任會談一下。下一步就是天氣預報了,比如說十天以內的預報,我們一方面要密切地監測,動用衛星的監測手段和沙塵暴的監測手段,還有一些氣象網絡,都在監測著整個天氣和大氣環流和沙塵暴發生的情況;另一方面我們也啟動了沙塵暴的預報模式。我們把長期、中期、短期的預報結合起來,做好全方面的預報服務工作。
【主持人】持續四個月的大旱,會不會讓今年春天的沙塵暴進一步加劇?
【李維京】應該講干旱對今年的沙塵暴還是有一定影響的,我們知道干旱降水少的話容易起沙,當然形成沙塵暴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還是要有大的風速,能夠把沙子吹起來,所以主要還是大氣環流的情況怎么樣。今年我們和國家林業局有一個聯合的會商,預計今年春季沙塵暴和常年平均相比偏少,但是特別要強調的一點是,比2008年的春季沙塵暴要偏多一些。其原因就是,大家知道2008年在冬春季全國整個降水都很多,尤其北方地區積雪覆蓋比較多,所以對于春節的沙塵沒有利。今年長期的干旱相對來說降水非常少,應該說有利于春季沙塵暴產生。所以我們預計今年的沙塵暴要比去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