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床下拉出兩個大包和4個紙箱,里面裝滿各種藥品。本報記者張沫攝
查抄追到藏匿地
3月14日晚7點,夜市人流擁擠,在與夜市一墻之隔的停車場內,朝陽區藥監局和朝陽公安分局的30多名執法人員,正在制定查抄方案。
7點10分,行動開始,藥監局工作人員分成三組出擊,三個售藥攤點被控制。同時,朝陽公安分局治安支隊的民警開始實施查抄。
面對突然出現的執法人員,商販們謊稱是為別人看攤,或者以不是自己的貨為由試圖脫身,但在20多天所取的證據面前,三名藥販低了頭。按照經驗,藥販子不會將所有的藥品帶出來賣,大部分會藏匿在居住地,如果不對其居住地的藥品進行查封,過不多時,他們又會重操舊業。隨后,工作人員分為兩組,一組跟隨男性藥販來到石佛營。在其居住的小屋中,民警和藥監人員從床下拉出了兩個大包和4個紙箱,里面裝滿了各種藥品,以常用的感冒、發燒和降壓藥為主。另外還藏有一箱氯化鈉、頭孢拉啶注射液,和一包落滿灰塵的輸液器和注射器。
在距離夜市數公里外的延靜里村的出租房內,工作人員找到了4大紙箱藥品,其中還有大量假保健品。經統計,當晚共查獲藥品200余種,近5000余盒,其中有大量處方藥。
藥品大多已過期
據了解,賣藥三人均來自河南,手中所出售的藥品,大多數是從市民手中購買的過期藥或即將過期的藥品。目前,執法人員仍在對三人進行審問,具體處罰仍在制定當中。
昨天,朝陽區藥監局局長閆學會介紹,在藥監部門連續不斷的嚴厲打擊下,黑藥店、黑診所大多數已經沒有了生存的土壤,而“流動黑藥販”是近期的新動向,藥販子或騎三輪車、自行車,或步行,選擇夜市或工地附近,將藥品賣給外來務工人員和一些老人。這些藥品來源復雜,大部分是藥販子從市民手中收購的過期藥,經過他們更換包裝后,再低價賣出。
在調查取證的過程中,朝陽區藥監局發現,呼家樓附近的一些老人,甚至將家中過期或即將過期的藥品送給這3個藥販子。閆學會說,針對市民手中的過期和臨近過期的藥品,朝陽區藥監局在朝陽區的每一個街道都設立了過期藥品回收箱,市民們可以將過期藥投放到那里。
閆學會同時呼吁,目前仍有部分地區存在“流動黑藥販”,希望廣大市民發現后積極舉報。
編輯:肖亭 來源:《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