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洽會陜西眉縣的展臺前,眉縣縣委書記王琳(左三)正在向前來參觀的客商介紹著自己的項目。(攝影 馬烈)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4月5日下午,秦嶺·太白山國際生態旅游度假產業新區項目在第十三屆西洽會上舉行旅游推介會,會上詳細介紹了太白山國際生態區的開發建設情況。
秦嶺·太白山國際生態旅游度假產業新區位于寶雞市眉縣,距西安僅90公里,規劃總占地1389公頃,靜態總投資超百億元。據悉,眉縣政府與陜西星王集團已于去年9月正式簽訂了"太白山旅游區整體建設開發合作合同書",并共同成立了陜西太白山旅游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作為該項目的開發主體。
在西洽會陜西眉縣的展臺前,眉縣縣委書記王琳正在想前來參觀的客商介紹著自己的項目:“我們新規劃的太白景區是及旅游、休閑、娛樂為一體的。來這里旅游會讓你真正有重返大自然的感覺。”當一位客商了解到這個“講解員”就是眉縣的縣委書記時,表示了由衷的贊許。王琳說:“我來做我們太白山旅游景區的推介員,就是想借助政府的公信力來吸引更多的人到太白山去旅游,到太白山景區投資。” 秦嶺東西綿延千余公里,跨越中國陜、甘、川、晉、豫數個省份,被譽為“中國的龍脊”,是我國南北地理和氣候的分界線,是黃河與長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是全球200個主要生態區之一。2003年4月,被世界自然基金會確認為"獻給地球的第83份禮物"。
秦嶺全面含括中國的生態特點和生物多樣性;秦嶺也深刻地影響著中華文明的發展。僅是秦嶺在陜西境內的重要人文遺址就非常豐富。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黃帝的族居地和陵寢都在陜西。從公元前11世紀開始,先后有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末年)、西晉(末年)、前趙、前秦、后秦、大夏、北周、隋、唐等13個王朝在此建都。歷史賦予秦嶺掘之不盡、觀之不勝的文化遺產,使之成為展示華夏文明的天然博物館。
秦嶺的主峰——太白山,則集中了秦嶺所有特色生態及人文資源,是秦嶺自然生態及人文資源無可爭議的代表者和集大成的展示地,承擔著唱響秦嶺、榮耀秦嶺的使命。
太白山海拔3767.2米,是我國青藏高原以東,中國內陸最高峰。太白山集“奇、幽、險、秀”為一身,山、林、水、氣四相俱全。有國內保存最完整的第四紀冰川遺跡,六個冰斗湖猶如六顆明珠鑲嵌在太白山顛;有在中國東西幾千公里范圍才能看到的非常明晰的植物帶、氣候帶,有豐富、珍稀的動物、植物、藥物資源;有濃度高出城市數十倍的空氣及負氧離子;有蘊藏豐富的地熱資源。太白山被譽為“亞洲天然植物園”和“天然動物園”。太白山的人文品類齊全,神道佛儒等文化資源應有盡有,當地流傳著女媧曾在這里補天、姜子牙在此封神的美麗傳說。1991年,經國家林業部批準成立了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
據了解,秦嶺·太白山國際生態旅游度假產業新區將依托秦嶺國家公園核心區--陜西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興建集觀光旅游、休閑度假、運動、娛樂、科考、商務、居住、投資八大功能為一體、具備國際水準、國內一流的國際性復合型山地旅游目的地。新區的開發計劃是:2009年-2011年為建設開發期;2012年旅游進入爆發性增長階段,預計游客達到210萬,旅游收入7億; 2015預測年游客量達到270萬人次,旅游收入近20億;2020年則可達到340萬人次,旅游收入27億。
編輯:鄧京荊 來源: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 (記者 馬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