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中國在線2008
![]() |
青海12人感染肺鼠疫其中2人死亡 2009-08-03 08:58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發現肺鼠疫疫情,截至目前已確診病例12例,其中2例死亡。青海省已對疫源地依法封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疫源地及周邊已封控 青海省衛生廳8月1日晚11時許發布新聞稱,7月30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子科灘鎮發現疑似鼠疫疫情,經實驗室48小時細菌培養,結果呈陽性。根據患者臨床表現、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結果,專家確認為肺鼠疫。確診病例12例,其中首例死亡的病人是1名32歲的男性牧民,其余11人主要為死者親屬。現10例患者繼續在指定醫院進行隔離治療,病情穩定。對隔離密切接觸者經醫學觀察,均未發現發熱、咳嗽等癥狀。 疫情發生后,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州、縣立即啟動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有關專家趕赴現場,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的跟蹤管理、疫源地處理等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子科灘鎮及周邊地區已依法封控,當地物資保障充足,群眾生產生活秩序正常。 感染者曾發熱咳嗽咳血 又訊另據央視報道,在發生首個死亡案例之后,其余11名感染者曾出現發熱咳嗽吐血等癥狀。中國疾控中心鼠疫防治專家夏連續目前已經到達疫情發生地。夏連續介紹,鼠疫在中國是較古老的疾病,已被列入甲類傳染病。 本地連線 廣東“背包客”去青藏高原旅游要 提防跳蚤 莫吃旱獺 本報訊(記者任珊珊通訊員易學鋒)針對青海近日發生的肺鼠疫疫情,廣東疾控專家昨天提醒,廣東“背包客”到青藏高原自助行時,應做好防跳蚤措施,尤其不要吃旱獺等高原“野味”。 高原旅游: 野外徒步應緊扎褲腳 青藏高原是廣東游客最青睞的國內旅游地之一,每年都有大批“背包客”體驗高原徒步行走的樂趣,有些人還喜歡在野外露營。對此,廣東省疾控中心流行病研究所所長何劍峰提醒,在高原地區野外穿越時,應做好預防鼠疫的措施。 他建議,白天徒步時,應扎緊褲腳以防跳蚤,盡量避開旱獺、老鼠等,更不要嘗這些高原“野味”。 夜晚露營時,應清理好宿營地的外環境,清掃垃圾,避開老鼠出沒的地方。最好隨身攜帶環丙沙星等抗生素。如果出現發燒頭痛,應盡快就醫。 肺鼠疫毒力最強最為兇險 何劍峰表示,鼠疫是由鼠疫桿菌引起的烈性傳染病,主要通過跳蚤等傳播,宿主包括旱獺、鼠等。根據傳播途徑的不同,鼠疫可分為腺鼠疫、肺鼠疫和敗血癥三種類型,可互相交叉發作。其中,腺鼠疫最為常見,最兇險的則是肺鼠疫,毒力最強,除了通過跳蚤,還能通過飛沫在人之間傳播。“肺鼠疫潛伏期很短,感染24小時內就會發病,患者會噴射出大量粉紅色泡沫痰。” 廣東55年未發鼠疫 廣東歷史上也曾是鼠疫疫源地,上世紀50年代湛江曾發生過腺鼠疫。“廣東、廣西、福建、云南的鼠疫主要是由黃胸鼠引起的。”何劍峰說,湛江建有省級鼠疫防治研究所,一直在進行嚴格監測。由于高度重視,廣東已55年沒出現過鼠疫。 我國鼠疫疫源地分布 我國現有11塊鼠疫疫源地,多數分布在西北、西南,尤其是青海、西藏、新疆等邊疆地區。“青藏地區較容易發生鼠疫疫情,而且毒性很強,這和當地特定的外環境有關。”廣東疾控專家指出,一是作為歷史上多發的疫源地,野外一直存在鼠疫桿菌,二是當地農牧民有剝食喜馬拉雅旱獺、喜馬拉雅田鼠的習慣,而這兩種動物都是主要宿主。 溫馨提示 青海省衛生部門同時提醒,7月16日后曾經到過疫源地的人員,如有發熱、咳嗽等癥狀,應迅速到當地疾控機構就診。 據中國疾控中心鼠疫防治專家夏連續介紹,除了要防老鼠跳蚤之外,肺鼠疫還可以通過皮膚接觸傳播,甚至可以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染。 編輯:肖亭 來源: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