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中國在線2008
![]() |
姚景源:調整結構 提升經濟發展內在動力 2009-09-29 15:20
主持人:當前我們應當怎樣悉心維護好來之不易的成果呢? 姚景源:我認為,首先要全面、正確地理解中央確定的宏觀經濟政策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的內涵。有人把一攬子計劃簡單說成是4萬億元投資,這是一種誤解。一攬子計劃決不是單純的基本建設投資計劃,而是擴大國內需求和調整振興產業、加強科技支撐、強化社會保障有機結合,拉動經濟增長和改善民生、增加就業有機結合,克服當前困難和促進長遠發展有機結合,標本兼治、遠近結合的綜合性計劃,既是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應急之舉,也是推動我國經濟實現科學發展的長遠之策。一攬子計劃最直接、最重要的目標,是扭轉經濟增速下滑趨勢、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其實質和核心是解決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結構性問題,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全面提升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比如,在新增4萬億元的兩年投資計劃中,中央政府投資主要起“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帶動地方和社會資金參與建設。今年1至8月份,中央項目投資10053億元,同比增長22.3%;地方項目投資102932億元,增長34.2%。截至今年7月底,中央下達的投資中,保障性住房、農村民生工程、社會事業投資占52.4%,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投資占24.7%,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占22.9%。中央擴大投資的方向非常明確,主要用于加強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消除國民經濟瓶頸制約,在積極拉動內需的同時促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因此,我們只有全面、正確地理解一攬子計劃的內涵,才能看清下一步促進我國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全面提升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 主持人:下一步我們將如何全面提升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呢? 姚景源:我個人認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既是一項艱巨任務,也是我們從根本上解決制約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的重要契機。因此,我們政策的著力點不僅在于克服短期困難,更要著眼于長遠發展。要在抵御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同時全面增強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全面增強經濟社會的整體素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是把調整經濟結構作為主攻方向,大力調整內需外需結構,不斷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我們要看到,中國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和13億人口期待美好生活的強烈愿望,為我們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抵御外部風險提供了巨大的內需增長空間,擴大內需是我們的長期戰略方針。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提高消費在內需中的比重,努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改善居民消費預期,提高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同時,我們要把加快發展服務業作為結構調整的關鍵環節,作為擴大內需的重點任務,作為促進供需平衡增長的重要結合點;把發展服務業與調整需求結構結合起來,與鼓勵民營經濟發展、擴大就業結合起來,不斷提高服務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服務業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水平。我們還要看到,由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將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無論出于克服短期困難的需要還是著眼于長遠發展,我們都要保持投資合理增長,但一定要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淘汰落后產能,推動兼并重組,防止重復建設。 二是把深化改革開放作為根本動力,更加注重構建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要全面提升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與活力,就要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深入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努力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要深化收入分配體制改革,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比重,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加快建立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生產要素和資源價格形成機制,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繼續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健全資本市場和銀行體系,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等,都是當前的重要任務。 三是把科技創新作為重要支撐,更加注重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一方面要突破制約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技術,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重點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第三代移動通信、三網融合等產業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加快發展綠色經濟,努力占領國際產業競爭的制高點;另一方面,要加快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幅提升農業、制造業和傳統服務業的現代化水平。 四是統籌考慮人口集聚、土地集約、產業發展和公共服務等因素,積極穩妥地推進工業化、城鎮化,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為經濟持久發展開拓新的空間,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加快形成新的區域增長極。 五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加注重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發展社會事業。要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抓緊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養老、醫療、失業等保障體系,擴大覆蓋面,提高統籌層級和保障水平;全面發展教育、醫藥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促進基本公共服務逐步均等化。 最后,我還想強調一點,那就是我們實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一攬子計劃雖然已經取得初步成效,但這場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沖擊依然是巨大的。因此,我們在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一定要警惕和糾正形形色色的隱性保護主義行為,要與各國一道共同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共同促進全球經濟的可持續復蘇,為全面提升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增強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和活力,不斷拓展更為廣闊的國際空間。 編輯:寧波 來源: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