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下午的政協會議開幕式上,全國政協委員、恒大地產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提出,地價、稅費和利潤是構成房價的三大關鍵因素,如果采取措施讓政府、國家、企業三方讓利,將從根本上杜絕房價飛漲、購房成本被無限轉嫁給購房者的現象,有利于真正降低并穩定房價。
“高昂成本轉嫁至房價”
許家印指出,目前各城市土地成本占房價的平均比已達30%左右,“房地產企業將這一高昂成本轉嫁至房價,推動了房價上漲”;其次,目前房地產開發環節征收的稅費成本占到房價的30%-40%,這些將直接轉嫁給購房者。
“目前國際公認的較為合理的房價收入比在4-6倍之間,但是我國的房價收入比平均為15倍,個別大城市更高?!痹S家印說。
“企業利潤大可多征稅”
許家印建議,在土地招拍掛中,地方政府不但要控制地價下限,還應考慮控制地價上限。一旦兩家(含兩家)以上開發商報價超過最高限價,土地出讓即告流標。前提是保證充足的土地資源,確保土地市場供需平衡。
他還建議取消大部分不合理稅費。例如按企業毛利潤30%-60%清算并實行預繳的土地增值稅屬人工增值,可直接取消,改為以企業凈利潤計算的“地產稅”。粗略估算,僅此一項可節省企業開發成本17.4%。
此外他稱,國家控制企業利潤在一個合理的區間,一旦企業利潤超過這個區間,國家將加大稅收征繳額度。
業界觀點
“國家控制企業利潤是倒退”
業內人士認為,三方讓利操作有難度
中國房地產協會秘書長顧云昌認為,許家印的建議有其道理。但其中讓地方政府對地價進行控制,恐怕短時間內難以實現,因為這將影響到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及當期GDP;稅費方面,國家已經在交易環節減免了許多稅費,貸款利率也下調了。但土地增值稅是取消還是調整,需要稅務部門認真研究;此外,企業利潤國家不能去控制,那將倒退為計劃經濟模式,利潤應由企業根據自身能力和市場判斷,進行控制。
對于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樓盤,其利潤究竟有多高,顧云昌表示要看其拿地的時間,如果是在2004年以前拿地的,則其利潤很高,如果是2007年拿地的,則是否賺錢都不一定。
編輯:富文佳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