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江西賽維BEST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車間(2011年5月17日攝)。 新華社發
在河南省嵩縣,一戶居民在新搬入的住宅小區院內擺下婚宴,宴請鄉鄰(2008年12月10日攝)。 新華社發
我國還通過項目審批、信貸、土地、環保、電力供應和出口退稅等措施,對能源、資源密集型重化工業進行了重點調控,采取“上大壓小”措施,加大兼并重組和淘汰落后產能力度,有效促進了工業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提升。
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服務業發展,陸續出臺支持現代物流業、高技術服務業、節能服務業、家庭服務業、文化產業、體育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有力地促進了我國服務業快速發展。
同期,黨中央、國務院陸續部署了繼續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和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和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政策,系統制定了促進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密集出臺了一批經濟區、經濟帶發展規劃。各地區發展潛力不斷釋放,區域比較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呈現出協調發展的趨勢。
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首次突破50%,達到51.3%,比2002年提高12.2個百分點,我國城鄉結構發生歷史性變化。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民生優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社會保障為例,我國出臺了多項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框架日益健全。城鎮居民養老、醫療等各項保障都有所加強,農村居民的各項保障也逐步納入了社會保障體系中。
報告最后強調,我國結構調整已邁出了令人欣喜的步伐,展望未來,轉變發展方式之路依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