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回眸】
2010年10月18日,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十二五”規劃建議,確定了“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目標任務、重大舉措,對推動“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全面部署。2011年3月1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批準根據中共中央建議制定的“十二五”規劃綱要,為中國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繪制了宏偉藍圖。
【專家評點】(中央黨史研究室 汪文慶)
“十一五”是黨的十六大明確第三步戰略部署的階段性目標后的第一個五年,取得了輝煌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重要基礎。走進“十二五”,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入具有決定意義的新階段。中流擊水,趁勢而上。緊緊抓住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這是“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歷史方位所在,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歷史使命所在。
要準確把握“十二五”時期科學發展的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線。這是“十二五”規劃最為鮮明的特點。切實做到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確保科學發展取得新的顯著進步,確保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
要準確把握“十二五”時期發展的目標任務。這是一個淡化了GDP增長速度指標的目標,是一個不論快慢卻論質量、講平衡的目標,突出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加強社會建設、深化改革開放等方面的要求,既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重大部署緊密銜接,又與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緊密銜接,是我們黨對全國各族人民的莊嚴承諾。
要準確把握“十二五”時期發展的重大舉措。這些措施涉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各個方面,其中拉動內需處于戰略制高點,經濟發展與社會環境的平衡處于重要地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舉措是亮點。全面落實這些重大舉措,既可以推動解決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又可以為我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2011年,我們鞏固和擴大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成果,實現了“十二五”時期良好開局。現在,進一步貫徹落實“十二五”規劃,必須堅持突出主題、貫穿主線、統籌兼顧、協調推進,把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諧更好地結合起來,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決定性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