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7月30日結束的第二屆中亞區域經濟合作(CAREC)工商發展論壇上獲悉,新疆作為我國最靠近中亞各國的地區,致力于打造中國和中亞各國經濟合作的橋頭堡,使新疆成為中國面向中亞、對接中亞、走入中亞區域經濟合作的先行區。
另外,與會代表們也看到中亞區域合作的水平尚在起步階段。
在29日的開幕式上,新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主席努爾·白克力致辭說,2009年,新疆與周邊國家的對外貿易額占當年全疆對外貿易總額的85%;截至2010年3月底,新疆對周邊國家投資企業131家,累計投資金額近8億美元,主要領域包括農業生產、礦產開采、建筑材料生產、石油及天然氣開采和食品加工等。
另據中國商務部數字,2009年中國與中亞地區國家的貿易額達到259億美元,是1996年中亞區域經濟合作機制成立之初10億美元的26倍。
新疆商務廳廳長和宜明在30日說:“我們堅定認為,只有把新疆的發展置于中亞區域經濟發展的大格局中,堅持擴大開放,加強區域合作,才能實現經濟又快又好發展。”
努爾·白克力29日建議,由于目前新疆與中亞各國工商合作缺乏穩定、有效的信息渠道、信息來源以及信息交流平臺,各方應關注這一問題,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和先進電子商務技術,及時獲取有效信息、提高市場應變能力,贏得更多合作發展機會。
他還說,各方應按照通行的國際經貿規則,擴大市場準入,改善海關通關及質檢標準,完善口岸基礎設施。
與會的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在29日的開幕式上說,中國政府近年來為中吉烏公路和鐵路、中蒙俄公路過境運輸通道、比吐公路等中亞交通走廊建設項目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由中方貸款改建的杜尚別至塔什干368公里公路項目已經完成80%。
易小準希望,各方應加快通道建設,盡快使亞行牽頭的本地區六大交通走廊建設規劃變成現實。各方還應努力消除本地區的貿易投資障礙,不斷降低貿易和運輸成本,突破區內道路“通而不暢”的瓶頸。
亞行副行長趙曉宇30日也認為,由于地區各國發展水平不同,在包括通關等諸多方面,中國可以向中亞推廣自己的發展經驗。
持續兩天的本次論壇,是由中國商務部、財政部、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和亞洲開發銀行共同主辦的。來自阿富汗、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蒙古、亞美尼亞和巴基斯坦等10國,中外數百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來源: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記者 嚴潔)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