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清單鎖定疑犯
警方從通話清單中查到,手機“139××××1190”曾在案發現場,而這是王朝的手機號碼
遭遇搶劫后,陳小菊掙扎著走到小區門口,請求門衛撥打了110。
接警單顯示,接警時間為8月11日中午的12點30分。10分鐘后,北市區公安分局技術人員石俊鵬抵達案發現場,開始勘驗。
石俊鵬在樓道口發現了曾捆綁陳小菊的膠帶紙,并將其提取;隨后在陳小菊家里對臥室門口的紅酒酒瓶進行了拍照和提取。在仔細搜索后,石俊鵬并未發現其他異常情況,于是手寫了現場勘驗筆錄一份,制圖一張,照相22張。
13點50分,勘驗結束。
回到公安局后,石俊鵬在實驗室,對酒瓶經過502熏顯后,發現了一枚指紋,并對該指紋進行了拍照固定。隨后“在被害人要求下”,石將酒瓶還給了陳小菊。
憑一枚指紋如何能找到真兇?2011年3月22日,保定北市區公安局副局長李剛,回答了這個問題。
他介紹說,他們從報案人問訊筆錄中,找到線索。
陳小菊在問訊筆錄中稱,那名男子大致在那天12∶10—12∶50之間,接聽了三四個電話。
警方開始尋找,那段時間內,通話三到四次的手機號碼。排查結束后,警方未發現可疑號碼。
“后來才意識到,我們忽略了非本市但案發時在保定漫游的號碼。”李剛說。
重新排查后,警方鎖定了一個“139××××190”的石家莊號碼。
在警方出具的通話詳單上顯示,這個號碼在那天的12∶10—12∶50之間,接聽了三個電話,而且手機所使用的基站均為華電小區的基站。陳小菊就住在華電小區。
警方根據話單上的基站地點,勾勒出號碼“139××××1190”,在2006年8月11日那天的行蹤圖。早晨8點前后從石家莊出發,于上午10點前抵達保定市區,12∶10—12∶50,有3次通話記錄,下午兩點半回到了石家莊。
李剛說,為了防止抓錯人,我們還與這一號碼前后通話的十多個人,進行了核實,證實此號碼確實一直為犯罪嫌疑人使用。
楊惠賢說,她從沒接到過警方的相關問詢,因為“139××××1190”正是她兒子王朝用的手機號碼。而楊惠賢稱曾于8月11日那天中午,給王朝打過多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