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日我國公共場合全面禁煙,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場合卻依然煙霧繚繞。毫無疑問,室內公共場所禁煙是一項頗有難度的工程,究竟難在何處?記者調查發現,其中四大難題,成為市內公共場所禁煙的絆腳石,必須踢除這些絆腳石,才能真正實現禁煙的目的。而要踢除這些絆腳石,不僅要靠政府科學而強有力的措施,還要充分提高群眾的抗煙意識,自覺抵制和遠離香煙的危害。
【難題】飯館吸煙誰來管?
1月2日晚上,記者來到金水西路一家中檔餐館,餐館里人滿為患,其中不乏吸煙者。記者詢問一名正在吸煙的男子,是否知道國家已經明確規定,不準在室內公共場合吸煙,對方聞言表現出一臉的茫然:“不準吸煙了嗎?沒聽說過啊,飯館里也不準吸了嗎?”
在經三路某火鍋店,同樣是食客云集,節日里,加上天氣寒冷,人們三五朋友家人聚會,喝上幾口白酒,抽上幾根香煙,好不愜意,哪管身邊還有婦女和兒童。
自稱姓劉的領班告訴記者,來店里的都算是體面人,他們無權阻止別人抽煙。他還告訴記者,就在前不久,店里還因為抽煙發生過一件事。
“那天幾名年輕男子在二樓大廳喝酒抽煙吃火鍋,鄰桌是家人聚會,有好幾個小孩子,家長看到孩子被煙嗆得直咳嗽,就找到我,讓去阻止那幾個男子抽煙。我向那幾名醉醺醺的男子表明了意思,沒想到遭到拒絕。人家說,喝酒不抽煙怎么行,還提出‘解決方法’:要么你給他們換座位,要么他們就別吃了,趕緊回家,省得小孩子受到毒害。”劉某說,結果雙方差點打了起來。
說起室內公共場所禁煙,劉某及多位餐館老板都表示:“我們也非常希望店內能禁煙,但短期內估計很難辦到,會有非常大的阻力,這需要政府大力宣傳。”
【難題】 煙民吸煙哪里去?
鄭州某中學的王老師說,學校里現在不讓吸煙了,他吸煙一般都是躲進廁所里。而按照國家“室內公共場所不準抽煙”的規定,樓體里的公共廁所也應該屬于“室內”范疇。
現在他都不知道該到何處吸煙了。王老師的疑問代表了很多煙民的想法。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鄭州的眾多機關單位、學校都禁止在辦公室里吸煙,躲進廁所吸煙成為眾多煙民的首選。
針對廁所里也可能不準抽煙的情況,一些煙民存在僥幸心理:“廁所應該是我們的最后一道防線,那里又不能安裝攝像頭,就是有人想監督,也很難執行,總不能一個個開門查吧?”
一些煙民還認為,吸煙的另一個去處是家里,因為不管怎么說,法律還管不到家里。但抽煙的危害卻不會因法律不管而不存在,因為家里有家人。《2007年中國控制吸煙報告》顯示,我國遭受被動吸煙危害的人數達5.4億,每年死于被動吸煙的人數超過10萬。被動吸煙對兒童健康的危害,涉及兒童生長發育各個階段。胎兒期母親的主動或被動吸煙,出生后的被動吸煙都能引發兒童疾病。
對于解決被動吸煙問題,一些人提出了設立吸煙專區的想法:“如果吸煙人數少,房間面積足夠大,能不能減少二手煙的危害?”
對此,控煙專家指出,設立吸煙區的做法是錯誤的。研究表明,將吸煙者和非吸煙者分開、凈化空氣或裝置通風設備等,都不能消除二手煙霧對非吸煙者的危害。
在同一建筑物內,暖氣、通風、空調系統的正常運行,會把二手煙霧傳送到整個建筑物的每個角落。
如何杜絕香煙的危害,最好的方法就是戒煙,這是眾多支持戒煙運動者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