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家國民生)信心、擔當、赤誠——聽來自央企的全國人大代表暢談“十二五”
新華網北京3月10日電 回首“十一五”,中央企業在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克服困難,搶抓機遇,不斷發展壯大,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成績。面對“十二五”,機遇與挑戰并存,肩負著國民厚望的中央企業,將如何進一步順利轉型,更好地擔當國民經濟的“脊梁”?正在進行的全國兩會上,這個話題引發了來自中央企業的全國人大代表們的熱議。
信心:繼續當好引領發展的“火車頭”
“規模擴張最快、科技創新成果最多、實施國際化戰略步伐最快、對國家貢獻最大、職工受益最多。”全國人大代表、武鋼集團總經理鄧崎琳用了一連串的“最”來形容“十一五”武鋼取得的輝煌成就。
鄧崎琳告訴記者,“十一五”期間,武鋼實現營業收入5876億元、利潤274億元,上交稅費431億元,分別比“十五”增長251%、42%、112%。2010年末總資產比2004年末增長249%,凈資產增長134%。
與此同時,武鋼的“走出去”戰略也獲得歷史性突破。抓住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帶來重大調整的時機,武鋼以較低成本投資開發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亞、利比里亞、馬達加斯加等國的8個鐵礦石項目,鎖定權益礦資源數百億噸,收獲了豐厚的投資回報。
在鄧崎琳看來,“十一五”武鋼的發展不過是近年來央企不斷發展壯大的一個縮影。
來自國資委的一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我國122家中央企業資產總額已達24.3萬億元,凈資產9.5萬億元,凈利潤8489.8億元,上交稅金1.4萬億元,超過全國稅收總額的六分之一。同時,中央企業還承擔著全國幾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氣和乙烯生產,提供了全部的基礎電信服務和大部分增值服務,民航運輸總周轉量約占全國80%,生產的高附加值鋼材約占全國60%,發電量約占全國50%……
作為央企的一員,鄧崎琳覺得有理由為這樣偉大的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啊濉?,我們將繼續當好引領國民經濟發展的火車頭?!编嚻榱照f,按照武鋼的發展規劃,到“十二五”末期,武鋼的鋼鐵主業營業收入將達到2500億元以上,相關產業收入達到1100億元以上,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綜合實力保持世界鋼鐵行業前列,成為世界500強企業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優秀企業;職工收入比“十一五”末翻一番。
鄧崎琳相信,武鋼的未來也將預示央企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