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許多職場人長期處于高壓狀態,得不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從而染上各種所謂的“慢性病”。這些“慢性病”總是悄無聲息地來襲,等你警覺了,才發現要根除它們,已絕非一朝一夕。今天,我們就為大家盤點現代職場人面臨的五大職場“慢性病”,為職場人把脈診斷、開出藥方。
曾經一位金融行業的高管說:“不要羨慕我薪水高、國際長途隨便打,如果用這些能換來規律的作息時間和固定的節假日,我很愿意。”職業規劃師認為,像高級金融人才、企業高管等,長時間處于高難度、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狀態中,就會患上職場“高血壓”。
這種病癥的易感人群通常是那些:工作壓力大、強度大、工作生活難兼顧的職業人士。剛開始是疲勞、體力不支,工作效率下降。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各種亞健康癥狀,甚至是更嚴重的身體病變。
專家認為,高工作壓力不僅來自工作任務的繁重,還來自職場人自我施加的壓力。這些人應注意科學、合理地安排日常工作和生活,調整對自我職業的預期,這樣會更有益于長遠發展。
還有一類職場“慢性病”,那就是能量不足的低血壓。得這種慢性病的職場人士大多工作內容重復性高,對外接觸較少,瑣事多。例如行政人員、客服人員等。他們有的會慢慢感覺工作沒有挑戰,失去動力;有的會通過不停跳槽換工作來保持新鮮感;還有一些人,則會長期沉淪在職業倦怠中無法“自救”。
專家建議,面對職場“低血壓”,就要了解自己內心深處的追求、興趣,綜合考慮自己的業務特長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對自己的職業進行定位、規劃,并積極付諸實施。
另外,我們經常在辦公室內發現一些“不語者”,不論在會議上、辦公室休息中,還是工作任務交涉中,他都很少說話,難得擠出只字半語,還支支吾吾。這些人默默完成了很多工作,但是大家卻很少關注他。專家將此診斷為:有口難言的所謂“慢性咽炎”。
這種病癥主要表現為:少言寡語,不主動交流,不找領導匯報工作,人際關系疏淡,缺乏影響力。出現此類情況的通常是那些:性格內向,缺乏溝通技巧的人。
專家認為,溝通能力是現代職場人的必備技能,有問題就要主動出說來,相信團隊,相信老板,不僅能表現自己積極的工作態度,也能在這個過程中拉近與同事的距離。
當然,懶散也是一種病,這種病被稱為:內動力不足的“消化不良”。工作中總有一些人,別人早就能做完的事,他每次都拖拖拉拉,不能按時完成。出現這種情況的通常是那些缺乏職場經驗的新人,或是能力不足的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大多因為沒有好的工作計劃,不注重工作能力的提升,做事沒有計劃性,喜歡臨時抱佛腳。
專家建議,出現這種癥狀的人一是要加強對時間的管理,全面做好工作計劃,定時定點完成該完成的事。二是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有針對性地進行充電培訓,在工作中有意識的積極學習,和領導、前輩多交流,多積累經驗。
總有那么一些人,可能正好就是你的同學、你的好友,或者是經常接觸到的同事。他們看起來沒有什么壓力,常常會說:“看不到未來啊,將就著過吧,眼前湊合就行。”這種癥狀被稱為:未來模糊的“高度近視”。
這種癥狀的易感人群通常是那些職業定位混亂、規劃不清的人。他們沒有長遠的發展規劃,得過且過,久而久之職業倦怠。向陽生涯首席職業規劃師洪向陽認為,這些人應當盡早調動起積極的工作狀態,除了學習與自己工作有關的專業技能,還要積累一些可轉換技能,如溝通能力、協調能力、管理能力等。
上述五大職場“慢性病”,你有沒有被襲擾?這些職場中的“慢性病”,看似并不可怕,但病程長、危害大,而且一旦發作起來,你的職場生涯發展必會受到巨大打擊!趕快,正視“病情”,對癥下藥吧!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