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6成廣州大學生經常熬夜
廣工學生在微博上對小陳突然離世表達惋惜的同時,也在反思自己的不良習慣。“究竟大家是在瞎忙,還是真的壓力大到讓我們用命換前程?熬夜傷身,又有多少人明知故犯?”
這是大學生宿舍的常態圖景:宿舍的燈熄滅了,但電腦屏幕還亮著。揚州大學今年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組織調查了該校學生暑期就寢時間,被調查的800名大學生中,經常零時之后上床睡覺的比例高達80%,更有甚者要到凌晨四五時才入睡。
“這么快就十二時啦,還有很多東西沒弄呢”、“哎,今夜又是一個不眠夜呀”……類似的對話在大學宿舍中司空見慣。廣東商學院10級新聞學專業蔡同學是班里出了名的“夜貓”。蔡同學告訴記者,熬夜到凌晨兩三時是常態,夸張點的能到第二天6時。蔡同學并不想“開夜車”,但是無奈要工作。原來,蔡同學是所在學院院報的總編,常常為了院報的采編工作挑燈夜戰。她也常常看到熬夜猝死的新聞,但是已經“習慣”了,“經常騙自己說深夜其實是用來工作的,不能罷工。”
華南師范大學幾年前對中山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東商學院等6所高校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熬夜居廣州大學生不良的生活方式之首。約6成被調查者表明自己經常熬夜,有71.4%的大四學生坦承自己是“夜貓子”。值得注意的是,39.7%的學生是上網時間過長而導致熬夜。
個案:連續11天每天只睡1小時
毫無疑問,網絡已成為大學生熬夜的最主要推手。在電腦前,時間不經意就到了凌晨,有些人在打游戲,有些人純粹是在網上瞎看。電腦帶給人們方便,卻也讓人上癮。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熬夜大軍還有不少是“娛樂到忘記時間”的。看視頻、逛淘寶、看小說、聊QQ、刷微博等等也是大部分學生“夜半空床”的主要原因。
中山大學大三的黃同學常常一刷微博就“廢寢忘食”,她告訴記者:“其實很多時候刷完牙后我就準備上床了,但是手賤一刷微博就停不下來,反應過來的時候一個小時都過去了。”
對很多男同學來說,熬夜不是為了學習,而是玩網絡游戲。說起熬夜,對游戲發燒友祈同學來說是家常便飯,他說自己試過連續11天,每天只睡一個小時,就是為了游戲闖關。玩游戲挺過癮的,但熬夜后很痛苦:“感覺臉上肌肉松軟,都塌下去了,眼睛看東西很模糊,感覺頭要爆炸了,走路無力,人家講話幾乎聽不清,很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