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手锏2
今年起小升初擇校生,不能當高中指標生
政策:《意見》對推行優質普通高中指標生均衡分配政策作了規定,要求各地“嚴格落實四星級普通高中70%以上招生指標均衡分配到所有初中的規定,自2012年起,所有公辦初中招收的擇校生畢業時不再納入四星級及以上普通高中指標生范圍”。
解析 小升初擇校 中考難當指標生
一位教育界資深人士向記者分析說,按照意見要求,就是到2015年,各地所有的四星級高中七成以上招生指標將分配到所有初中。而從今年擇校進來的新初一學生,三年后考高中將不得享受四星級高中的指標生待遇。
據了解,中考指標生政策一直作為遏制擇校、促進均衡教育的重要舉措。以南京舉例,目前南京指標生計劃具體分配時,70%的指標生計劃向所有初中校分配,有30%要再次向公辦初中校分配,這也是為了鼓勵學生在家附近就近升入公辦初中,采取的傾斜政策。目前南師附中、金陵中學等老牌名校都在實施指標生政策,指標生計劃比例為本校招生計劃的50%。而江寧高級中學已經試點70%的指標生。
反響 指標生政策導致另一種“不公平”?
“不過到2015年所有四星級高中都拿出七成指標來分配,也存在一定風險。”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比如南京目前有24所四星級高中,但按照現實情況,并不是所有的四星級高中都能稱熱點校,所以70%的招生計劃拿出來分配,招生會陷入尷尬的境地。
對于大力推行的高中指標生政策,也有人質疑會有另一種“不公平”。據了解,根據《無錫中考中招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無錫市區熱門高中計劃內招生分配指標2012年提高到60%,2013年提高到70%,2014年起將實行除自主招生外的計劃內招生指標全部分配。“招生指標實行分配,可能一些成績好的學生反而進不了名校,而一些學業水平還沒達到這個學校水準的學生進來了卻跟不上學習進度。”采訪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學校老師表示。
“我們家孩子成績很優秀,家門口的學區學校比較一般,所以今年‘小升初’時進行了擇校,最后被一所名校錄取。現在突然說三年后他不能考指標生,這可怎么辦?”南京學生家長張女士得知這一信息后焦慮不已。“之前沒有人跟我們說過,今年小升初時的擇校生身份會影響到三年后考高中的機會,不然我們升學時還能好好掂量掂量。”劉先生無奈地表示,按照政策,三年后所有的四星級高中都實行指標生政策,占招生計劃的七成以上。“那我孩子的壓力好大,他只能在激烈的中考中去爭取那30%的計劃,機會小了很多。”采訪中,除了今年新初一的家長憂心忡忡,一些面臨小升初升學的小學高年級家長也糾結不已。“如果小升初擇校,那意味著放棄三年后孩子考指標生的機會。我看過孩子的學區學校還行,我們打算就將就上了,不然中考時所有的擇校生都在競爭那剩下的30%的招生計劃,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也有老師指出,這一政策對2012年初一學生不太公平,但對遏制擇校熱堪稱一劑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