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西北藍皮書》發布暨中國西北經濟社會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研討會在蘭召開
2013年1月8日,甘肅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甘肅省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甘肅省統計局、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寧夏回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青海省社會科學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會科學院等單位聯合主辦的“2013年《西北藍皮書》發布暨中國西北經濟社會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研討會”在蘭州舉行。
會議分析預測了2012年和2013年我國西北五省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和面臨的主要問題,公布了2012至2013年經濟社會的主要指標,并正式發布了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西北發展報告2013》。
西北地區在促進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和邊疆穩定、民族團結,促進向西開放中有著重要作用。由陜、甘、寧、青、新五省區社科院共同打造的《西北藍皮書》已連續出版了兩年。《中國西北發展報告2013》在注重西北區域整體為研究單元的同時,也關注各省區各自的發展特色與亮點等重大問題。內容分為總報告及綜合篇、戰略篇、特色篇、區域合作與開發篇。
藍皮書指出,2012年,西北地區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取得顯著成果,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取得明顯進展,社會保障、勞動就業、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城鄉居民收入實現持續增長,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幸福、更有尊嚴。各省扶貧標準均達到國家平均標準2300元。
藍皮書指出,2012年上半年,西北地區經濟發展仍然保持了快速增長態勢。據初步測算,2012年上半年全國GDP同比增長7.6%,而陜西同比增長13%,甘肅13.6%,新疆10.7%,青海12.3%,寧夏11.4%,西北5省區GDP增速均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以甘肅增長最快。
但藍皮書同時也指出,西北地區經濟體量小,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經濟質量和效益不高、經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仍很突出,與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要求還不相適應。
總體上,2012年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體現了發展思路更為清晰,經濟發展逆勢而上,區域協調發展能力增強,民生福祉顯著提升,文化發展成效顯著,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六個特點。
在介紹《中國西北發展報告2013》時,甘肅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朱智文認為,雖然2012年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一定成就,但西北地區仍然是我國區域協調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短板,經濟社會發展的許多指標仍居全國的后列,發展問題、民生問題和民族問題依舊突出。
必須抓住當前國家仍然把西部大開發放在促進區域發展的優先位置及中西部加速崛起的重大戰略機遇,努力爭取國家政策支持,著力培育區域自身發展能力。
實習編輯:范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