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共贏,是什么從中作梗?
“在新一輪的移動互聯浪潮中,需要一個鼓勵競爭、鼓勵技術創新的環境,否則,誰都不能成為這場技術革命的受益者。”中澤嘉盟投資基金董事長吳鷹說,微信實際上也在打造一條技術創新生態鏈,需要運營商的支持。
“微信收費之爭是利益之爭,微信受熱捧直接損害了三大運營商的商業利益。”經濟學家馬光遠認為,所謂“微信占用信令資源導致網絡通信癱瘓”只是運營商“赤裸裸的借口”。
雖然,三大電信運營商們很早就布局一些基于移動互聯網的移動飛信、聯通沃聊、電信翼聊等,但這些業務在微信沖擊之下潰不成軍。
“想不通為什么用收費打壓微信,如果飛信比微信更便捷,更快速,誰還用微信呀。”海口市民顧志斌說,關鍵是三大運營商依靠壟斷地位掙錢成為習慣,“捆綁”住了創新的“手腳”。
吳鷹說:“微信只是一個點,真正給運營商的傳統業務帶來沖擊的是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的大趨勢,因此,運營商必須轉變業務發展模式,投身于技術創新。”
據工信部統計顯示,今年前兩個月短信業務同比增長僅為0.7%,明顯低于去年同期的7.6%,普通用戶使用的短信下滑更達到10.6%。
而一家網絡咨詢機構的統計顯示,今年春節期間,有11.1%的祝福信息是通過微信發送,就在一年前,微信所占據的數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壟斷不能成為技術創新的障礙。”在博鰲亞洲論壇上,一些嘉賓對“微信收費”引發的技術創新缺乏必要的呵護,表示了擔憂。
春華資本董事長胡祖六表示,中國企業需要通過創新來實現高成長。他特別強調,環境與制度對創新的影響比人才和資金還要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