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選人用人、保障性住房,到城市環境、“黑的”,武漢市9日出臺整改方案,向社會公開承諾整改“十個突出問題”,以推動“治庸問責”,優化投資發展環境。
武漢市掀起“責任風暴”實施“治庸計劃”改善發展環境工作會議9日公布了《關于對“十個突出問題”進行承諾整改的工作方案》。根據人民群眾反映多的、難的、急的問題,《方案》中承諾了近期要整改的“十個突出問題”:選人用人不正之風的整治問題;各級政務服務中心改進服務、提升效能問題;政府職能部門與中介機構徹底脫鉤的問題;保障性住房建設問題;環境臟亂差問題;交通秩序混亂問題;窗口地帶綜合整治問題;“黑的”非法營運問題;建筑工地“砂霸”、“石霸”問題;提高免費自行車服務水平及自行車道缺乏問題。
每一個承諾要整改的“突出問題”都列出了具體的責任單位,要求以“三個月見成效,半年使問題得到根本好轉”為目標,5月9日至12日期間各個責任單位制定每月的工作目標,明確責任部門和責任人,明確完成任務的時限要求,明確不能完成任務應承擔的責任。
從5月13日到5月底,相關責任單位要通過報紙、網絡、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向社會做出公開承諾,并由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及各區區長、開發區主任簽字確認,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6月到9月,武漢市優化辦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行評代表、黨風政風監督志愿者及群眾、企業代表等組成的評議督察組,對責任單位進行兌現承諾的情況進行明察暗訪,對不兌現、不落實的問題通過新聞媒體曝光;對發現問題不及時整改的單位予以扣分,計入今年各單位優化投資發展環境工作考核的總成績。
武漢市委常委、紀委書記車延高在會上表示,這些“突出問題”是人民群眾在實際工作中反映最多、最緊迫的問題,要關注人民群眾的關切,要解決人民群眾的困難,領導干部的作風才能正得起來、立得起來、好得起來。
根據今年1至4月武漢市長專線電話受理情況看,共接到群眾來電16萬余件,群眾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四大方面:社會服務類占30%,城市管理類占17%,交通管理類占10%,社會治安管理類占6%。
來源:新華網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