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庸風暴”
百日內537名官員被“治”
3月,洋洋9萬多字的《武漢市投資環境問題及對策分析》正式出爐,對武漢市行政、法制、財稅、金融、人文環境以及基礎設施等方面弊端進行剖析。看完這份報告,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徹夜難眠”。
在4月6日召開的武漢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上,阮成發宣布在全市實施“治庸計劃”。“‘治庸風暴’必須以摧枯拉朽之勢,席卷全市上上下下的每一個層次、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崗位、每一個干部。”阮成發在會上說。會上還播放了35分鐘的《評析案例促改軟》的專題片,這8段由相關部門暗訪拍攝的視頻對相關單位及人員指名道姓,這也讓與會官員如坐針氈。
這僅是開始。4月14日,武漢市治庸辦公開向社會曝光幾起典型“慵懶散”案例:
4月12日早上8時30分,武漢市房管局登記交易大廳工作人員才陸續刷卡上班。暗訪人員掐著時間看:11號窗口8時39分到崗,被問及遲到原因,他解釋“換衣服去了”。26號窗口工作人員8時33分到崗后,又拎著早餐盒到門外去吃,返回后發現電腦出毛病,修好電腦已是8時58分。其間,一位市民一直等著辦業務。上午8時50分,暗訪人員還在洪山區政務中心衛生局窗口看到一名工作人員忙著玩“偷菜”游戲。這名工作人員竟稱:“偷菜要趁早,再晚就被別人偷完了……”
隨后一個多月,“治庸風暴”在武漢三鎮越刮越猛。5月30日,武漢市紀委、組織部再次通報了5起“庸懶散”典型案例。漢南區副區長萬繼承作風懶散、涉嫌包養情婦和經濟犯罪被紀委“雙規”立案調查;武昌區工商分局原局長熊俊(現任武漢市工商局副局長)等三人均被“雙規”調查……
“在過去的幾年,從沒有如此頻密的通報官員的工作作風問題。”吳忠新說。從4月初到6月底,武漢市共問責537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85人,其中開除黨籍7人、留黨察看2人,行政開除2人、撤職10人;給予組織處理464人,其中免職10人、停職檢查22人;涉及局級干部7人,處級干部58人。司法機關立案查處83人。
“水淹官帽”
水務局四官員被處分
此次問責風暴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武漢市水務局4名干部因治水不力被處理。該局局長姜鐵兵更是因“不作為”而成為被問責的局級干部第一人。
6月9日至24日,5場特大暴雨相繼襲擊武漢。6月14日,武漢遭遇近12年來最大暴雨襲擊,一天的降雨量相當于11個東湖的水量。城區嚴重水浸點達80多個,其中,武漢大學門口的積水最深達到50厘米。“到武漢來看海”等調侃之辭出現在媒體報道中,給武漢的城市形象帶來極大影響。
至6月24日,武漢東湖水位超出正常水位1.45米,使東湖周邊地區頓成澤國,旅游設施被淹,僅東湖風景區遭受經濟損失就達1137.54萬元。
暴雨成災該由誰來買單?7月21日,武漢市委召開第十一屆十二次全會,對部分干部“不作為”行為進行公開問責處理。武漢市紀委調查認為,武漢入夏以來遭遇的嚴重水浸是武漢市水務部門有關領導和人員嚴重失職所致。
市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市防汛辦主任姜鐵兵作為主管全市水務工作的領導,未正確履行職責,對全市防汛排漬工作重視不夠;對東湖排水明渠的管理、維護等工作缺乏具體部署、檢查和督促,對東湖排漬不力問題,負有重要領導責任,受到行政警告處分。
市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市防汛辦副主任王洪勝受到行政記大過處分,并免去全部職務。市水務局排水設施監督管理處處長熊偉才受到行政撤職處分,市水務局排水管理處處長項久華受到行政降級處分。
這也是武漢“治庸風暴”100多天來首位正局級領導干部被問責。武漢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車延高表示,以前查處局級以上干部多因違法亂紀,因“不作為”、“慢作為”而處分局級干部,這是頭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