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滿80歲的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吳志達已從教學一線退休15年。15年來他承擔國家文化建設重大工程,堅持學術研究,共計著述約1500萬字,平均每年百萬字,被學界稱為“退而不休”的教授。
吳志達出生于1931年,1956年從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后考取武漢大學古代文學研究生,主攻宋元明清文學史,期望從此走上學術人生。然而命運多舛,研究生畢業他就被當作“右派”下放勞動,整整20年不讓從事學術研究工作。直到改革開放,吳志達才恢復了自由身,以深厚的學術積累,撰寫出版了在學術界頗具影響的《唐人傳奇》《明清文學史·明代卷》《中國文言小說史》等多部著作,獲得廣泛學術聲譽。
中斷學術研究20年一直是吳志達心頭的隱痛。退休后,他以一種要“補回”的心態,忘我地撲在學術研究上,并以一系列成果為其晚年譜寫著精彩華章。
他承擔了《中華大典》中《文學典》副主編及《明清文學分典》主編工作。《中華大典》是國務院批準的國家重點古籍整理項目,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一項文化出版工程。《中華大典》是對漢文古籍(含已翻譯成漢文的少數民族古籍)進行全面、系統、科學分類整理和匯編總結的新型類書。大典按現代科學分類方法分為22個典,全書共收各類漢文古籍3萬余種,約8億字,比《四庫全書》還多,計劃20年編成。
吳志達自墊稿費帶領幾位年輕學者從事這個浩大的編輯工程,經過10年努力,2005年《明清文學分典》出齊,全書五大冊,共計1200萬字。記者看到五大卷的《明清文學分典》,每冊都在1200多頁,摞在一起有1尺多高。
在編纂這部巨著的同時,吳志達教授還撰寫出版了60萬字的學術著作《明代文學與文化》、校注出版了百萬字的《水滸全傳》、80萬字的《東周列國志》、30萬字的《無散曲新選》及多篇論文。
剛過完80歲生日的吳志達教授日前又有了新的研究著述計劃:修訂著名學者程千帆在武漢大學所講《宋元文學史》元代部分講義,并準備增補續寫和擴充,使全書達30萬字左右,并于近期出版。
在吳志達教授80壽慶紀念會上,原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教授手舉吳志達教授的《唐人傳奇》動情地說:“這樣的著作是真正的學術精品!”
吳志達說:“我的學術生涯因反‘右’和‘文革’耽誤了20年,我要用退休的時間補回來。”
來源:新華網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