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以哈根達斯、DQ等為首的一批洋品牌涉足中秋“月餅文化”,我國的月餅已在“保質期”內悄然變味。
編者按:中秋佳節將近,各家企業已然按捺不住“內心的興奮”,紛紛漲價“喜迎”佳節。當原材料價格上漲成為統一的理由,當人工成本上升成為不爭的事實,當“一意孤行”的漲價風成為潮流,中新網財經中心力求捍衛公眾的知情權,集專家的智慧、媒體的聲音和網民的力量,還事件以本源,探個中之究竟。中新網財經中心節慶報道系列將帶您盤點漲價“迎”中秋的企業與產品,尋求漲價背后的真相。
中新網9月7日電(財經頻道秦辰)“璀璨中秋夜,坐擁奢華禮遇,尊享饕餮盛宴”、“品味極致奢華耀世盛宴”,這不是地產商引人側目的廣告,也非五星級酒店的豪門盛宴,這是哈根達斯的“2011中秋之夜”。隨著以哈根達斯、DQ等為首的一批洋品牌涉足中秋“月餅文化”,我國的月餅已在“保質期”內悄然變味。
每年100億的商業空間擋不住因“成本”漲價的腳步
“原材料等成本價格上漲”應該當之無愧的入選今年企業十大流行語,月餅也難逃俗套。業內人士指出,終端月餅價格的漲價是由于上游月餅生產原材料漲價傳導而來。糖、油、面粉等原材料年年上漲,再加上人工、運輸、包裝材料成本上漲,所以每年月餅價格也水漲船高。金德利集團快餐連鎖配送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就表示,受成本因素影響,相較于去年,今秋月餅價格普遍上漲了10%。
包括稻香村這類老牌月餅大戶在內,單塊月餅的價格上漲幅度也在一成左右,和去年的漲幅大致相當。好利來今年的單塊月餅價格也在10元到18元不等,而凈含量1400克的“鴻運當頭”禮盒,價格更是高達1299元。
據業內人士介紹,月餅市場非常龐大,每年大概有100多億元的巨大商業空間。目前除了傳統老字號稻香村、冠生園等企業,新興烘焙連鎖,如味多美、好利來等也涉獵其中。由于瞄準這塊巨大的市場蛋糕,哈根達斯、DQ、星巴克等眾多的外資品牌也紛紛插手“月餅市場”并異軍突起。
從另一個側面看,在月餅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眾多商家仍“執意”涉足其中,顯然也證明其中的豐厚利潤。看來,100億的商業空間依然無法阻擋成本壓力下的漲價腳步。
洋品牌“創新”使月餅變味 本土企業面臨同質化競爭危機
哈根達斯、DQ等洋品牌紛紛在中秋華麗變身“洋月餅”,因其高端定位與“創新”而在月餅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隨著巧克力、咖啡入主月餅餡,好利來、味多美等西點店也將月餅“內涵”徹底掏空,換成,完成了“創新”之舉。
通過這種創新,月餅的價格也“與時俱進”,以哈根達斯為例,官網上最便宜的冰淇林月餅價格為228元/盒,最貴的則達到788元/盒。
但細細品味,這種“創新”似乎也無特別之處,事實上僅僅是換了名字。冰淇林還是冰淇林,只是叫“月餅”而已;西式糕點還是西式糕點,只是披上了月餅的外衣。月餅已在悄然之間變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