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土地投入的高依賴性開始變化
孫英輝表示,我國以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路徑,在土地市場上已有所反應,供應總量保持穩中微增態勢,供地結構持續調整,基礎設施用地負增長,工礦用地增速處于較低水平。扣除房地產用地“補倉”效應,經濟對土地投入的高依賴性開始變化。從上半年土地供應情況看,并未出現以高投資促成高增長的模式。在土地供應總量平穩前提下,全國有23個省份用地總量保持增長,且多數為中西部地區,經濟結構調整與土地資源匹配程度進一步提高。
“十一五”期間,工業用地出讓平均價格在200元/平方米左右,變化幅度在4%以內,房地產用地出讓均價則由工業用地的6倍上升到8.7倍以上。孫英輝認為,一方面要正視土地出讓、土地融資“涉地收入”對地方發展的貢獻,另一方面要逐步改革現有土地出讓和土地財稅管理體制,探索實行租讓結合的工業用地供應制度和國有土地收益基金,同時建立強化風險防范機制,減少違法違規抵押。
【延伸閱讀】
“地王”屢創新高
2012年
——6月,廣州珠江新城D4—B2商業地塊,被恒大地產以13.22億元購得,溢價率高達170%,折合樓面地價每平方米約3.3萬元。
——7月,北京萬柳地塊,被赫華恒瑞地產以26.3億元購得,折算樓面地價近4萬元/平方米。
——12月,上海南站商務區地塊由萬科、綠地等四家公司聯合以54.31億元的底價拿下,樓板價11000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