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對抗戰初期黨在山西統戰工作的貢獻
1937 年8 月25 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會議結束那天,中共中央軍委發布命令,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為總指揮,彭德懷為副總指揮,葉劍英為參謀長,左權為副參謀長。第八路軍下轄三個師,即一一五師、一二○ 師和一二九師,徐向前被任命為一二九師副師長。洛川會議一結束,毛澤東對徐向前說:“你是山西人,和閻錫山是同鄉,下一步,你和恩來同志去太原,做做閻錫山的工作。”徐向前欣然接受了這個新的使命。此后一段時間,徐向前利用自己是閻錫山同鄉的特殊身份,積極開展活動,為抗戰初期黨在山西的統戰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協助周恩來同閻錫山進行談判
1937 年9 月5 日,徐向前與周恩來、朱德、彭德懷、聶榮臻、蕭克、程子華同抵太原,住進了八路軍駐太原辦事處,和彭雪楓
他們住在一起。這時,日本侵略軍已逼近晉東北邊境,攻陷張家口之敵兵分兩路,一路沿平綏路西進,直指大同;一路沿宣蔚公路南犯,意在突破恒山要隘,直取太原。攻陷南口之敵,則沿平漢路南下,企圖奪取保定、石家莊,進窺娘子關,從晉東侵入山西。
彭雪楓到山西一年多,建立了各種聯系,統一戰線工作已有相當的基礎。在閻錫山組織的各種群眾團體,如自強救國同志會、犧牲救國同盟會中,有一批秘密的共產黨員分別在其中積極發揮作用。1936 年10 月間,薄一波回到山西任犧牲救國同盟會常務秘書,接辦、改組“犧盟會”,使“犧盟會”成為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群眾抗日團體。1937 年9 月7 日,徐向前跟隨周恩來、彭德懷,還有彭雪楓,來到晉東北代縣太和嶺口的閻錫山的行營。這時,閻錫山正為日寇的進逼而焦急,他對周恩來一行的到來表現出很高的熱情。
閻錫山善于利用同鄉關系發展個人勢力。他很贊賞徐向前的軍事指揮才能。他想借國共合作之機,把徐向前拉過去。他曾說過:“政治上依靠薄一波,軍事上依靠徐向前。”
在談判中,閻錫山提出要一二九師到忻口正面堵擊敵人。周恩來說:“我們不能,而且不贊成在正面同敵人硬拼,只能在敵側后協同游擊。”當時,第七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在大同,傅部此時編在閻錫山的第二戰區,但閻對他不大放心,要周恩來、彭德懷、徐向前到大同走一遭,見一見傅作義,疏通關系,搞好大同會戰。周恩來同意了。于是有了9 日的大同之行和與傅作義的一夜長談。傅表示擁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堅決抗戰,服從閻錫山的統一調動。周恩來、徐向前第二天返回太和嶺口,又與閻錫山商談堅守雁門關、茹越口、平型關、娘子關各要卡的國防工事問題。閻錫山要求周恩來幫助擬制第二戰區作戰計劃,周恩來滿口答應。當晚和彭德懷、徐向前商量了一下,一夜功夫,計劃寫成了。第二天交到閻錫山手里,閻錫山看后十分吃驚,連聲說:“共產黨里真有人才!寫得這樣好,這樣快。如能這樣打,中國必勝。”
關于這次同閻錫山的談判,徐向前后來回憶主要有三個內容:
一是堅持國共合作,共同抗日。周恩來對閻的“聯共”態度及“守土抗戰”主張,給予了積極的評價。周恩來反復講,希望百川先生不負國人期望,履行諾言,與我們合作抗戰到底。還說:我們共產黨主張建立各黨各派各軍各界人士的共同聯盟,要使山西同胞不當亡國奴,只有聯合起來,發動民眾,共同抗戰。經過反復商談,閻錫山同意成立第二戰區民族革命戰爭戰地總動員委員會。
二是八路軍進入山西后的作戰地域和方針問題。周恩來指出,我黨根據自己的兵力及戰術特長,前已同百川先生商定,開赴冀察晉綏四省交界的地區,以山地戰、游擊戰側擊西進和南下之日軍,配合友軍正面作戰。現一一五師已經入晉,正在侯馬一帶修火車路;一二○師即將入晉;一二九師尚在整頓中,晚些時候才能出動。八路軍入晉部隊希望早日到達預定地域作戰,請閻錫
山給予支持和方便。閻錫山滿口答應,同時扼要介紹了他的大同會戰部署。閻錫山搞的是陣地防御戰,南起娘子關,經龍泉關、平型關沿晉綏東部省界及北部外長城一線,筑有綿長的國防工事。他要依托這些工事“守土抗戰”,對八路軍運動戰和游擊戰相結合的戰法,他興趣不大,這一點給我們印象較深。
三是八路軍的薪餉和裝備補充問題。我方指出,八路軍薪餉短缺,裝備很差,要同強敵作戰,必須解決后勤供應問題。我軍急需補充的物資,包括槍炮、子彈、炮彈、炸藥、刺刀、手榴彈、軍毯、皮衣、棉衣、通信器材及醫藥衛生材料等數十項,應在部隊路過太原時予以解決。薪餉問題,我方要求與第二戰區的友軍同等待遇,不能厚此而薄彼。閻錫山答應得蠻干脆,但后來只給了點棉衣和彈藥,別的均未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