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山西各界人士宣傳黨的抗日主張
徐向前和周恩來一樣,經常夜以繼日地工作,會見各界人士,深入群眾,利用一切機會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在閻錫山的政府、軍隊和教育機關內有不少五臺縣的人士任職,徐向前就利用同學、同鄉關系,開展統一戰線工作。有時陪周恩來出去,有時單獨出去。同鄉宴、校友會、群眾集會,徐向前是逢請必到,每到必講話。外出多了,警衛人員怕出事,經常抱怨他。徐向前總是笑著說:“放心吧,群眾會保護我們的,閻錫山也不會把我們怎么樣。”
太原國民師范是徐向前的母校,他曾陪同周恩來去做過講演。一次,遇到一批平津流亡學生集聚在太原教育公會自省堂。這些青年人,從“一二·九”運動開始就一直參加抗日救亡活動,但抗日戰爭真的打起來了,又束手無策。徐向前的老同學武尚仁、鄭季翹到辦事處請他給這些年輕人講一講。徐向前應邀到場,幾百名熱血青年高呼口號歡迎。他向學生們介紹了共產黨的抗日救國綱領,回答了他們提出的問題。徐向前說“: 要做好抗日工作,首先要有奪取抗戰勝利的信心。不論在任何情況下,堅定不移,毫不動搖。沒有這一條,就談不上做好抗日工作。其次,要有過艱苦生活的準備。勝利一定屬于我們,但勝利是靠流血流汗、艱苦奮斗得來的。萬事開頭難,要知難而進,不能碰到困難就打退堂鼓。第三,最重要的,就是要宣傳民眾,組織民眾,武裝民眾。山西省地廣人多,山高林密,只要把群眾發動起來,我方就到處是營壘,是戰場,是打擊日寇的生力軍,就能陷敵于滅頂之災。離開了民眾,只身奮斗,將一事無成。”青年們聽了都很高興。
山西省政府主席趙戴文是徐向前在太原國民師范讀書時的校長,此人當過南京國民政府的內政部長,是閻錫山的得力助手。在太原國民師范,趙戴文沒有和徐向前談過話。如今徐向前作為共產黨的談判代表之一,又是紅軍的著名將領,趙戴文便把徐請到家中重敘師生之情。
趙戴文以請教的口吻問徐向前:“萬一太原失守怎么辦?”徐向前說:“萬一守不住,就要事先炸掉小鋼廠、軍工廠之類的工業設施,不能留給日本人。要組織民眾,堅壁清野,把日寇困守在太原城內,逐步消耗和消滅他們。”趙點頭贊同,事后,還向閻錫山轉述了這個意見。針對趙戴文兼任第二戰區民族革命戰爭戰地總動員委員會副主任,徐向前著重向他談了組織群眾、武裝群眾的問題。他說:“現在雖然從省到村都成立了動員委員會,立了方案、章程,但實際上是采取抓夫、攤派的形式,強迫群眾挖戰壕、抬傷員、運送軍需品,這不叫組織群眾,也不符合動員委員會的要求。”徐向前看趙戴文愿意聽,又向他介紹了紅軍的經驗,說明“組織群眾,要有真正的思想動員,要把群眾武裝起來,讓他們自己保衛自己”。趙戴文表示贊成這個意見,后來果真搞了一些“人民武裝自衛隊”。太原、臨汾淪陷后,這些“自衛隊”有相當一部分轉到了八路軍手中,成了堅持抗戰的人民武裝力量。
徐向前在太原還會見過一些開明士紳和新聞記者。一位記者有這樣一段記述:“徐向前,山西五臺人,性緩,善說話,像一位小學校長,他跟蕭克一樣注重實干,對于此次晉北的軍事活動都頗有力。他們認為為抗戰而死,使民眾獲得幸福, 這很值得的。”
著名的東北籍愛國人士杜重遠先生有一段有趣的描寫:“我到招待所把名片遞入后,即有人請我進去。此時周恩來、彭德懷、林彪、肖克、徐向前諸先生都在內。周君一一介紹。在我未見他們之前,以為眾家英雄必是方面大耳,豎眼立眉, 牛頭的鼻子,火盆的大嘴,或像劇院里的花臉張飛似的。不料相見之下,一個個都是彬彬有禮,狀似一群教書先生。”“談起此次抗日的問題來,們都是喜形于色,抱著極大的樂觀。問他們的理由,回答得很簡單,說‘全在于組織民眾’。周說:‘這種長期的斗爭,若不把民眾組織起來,縱有優良的武器,都是無用的;何況我們的武器還不如人家呢。’徐說:‘組織民眾須要深入民間,與百姓同甘苦,替老百姓解決困難問題,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打在老百姓的利害一塊,老百姓才肯拿出力量來,為民族、國家而奮斗而犧牲,所謂效死而去,我們要能把老百姓的力量運用起來,我方就到處是營壘,對方就到處都是敵人,就不打而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