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三:“誘人廣告”等于“營養豐富”
養生雞湯、濃香豬骨湯、老火鴨湯,這樣的火鍋底料聽起來就讓人很有食欲,再加上電視廣告中誘人的畫面,許多消費者忍不住想親身嘗試。
然而,這些火鍋濃湯真的是用真材實料慢火熬制的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指出,其實此類濃湯大多是用湯包兌水而成,與消費者自己用調料做湯“本質上沒有什么區別”。
無獨有偶,深受消費者歡迎的自制果汁也被指“有貓膩”。在互聯網上,一段由日本食品添加劑研究人士安部司演示的視頻令人深思。視頻中,安部司將葡萄糖果糖溶液、檸檬酸、合成維他命C以及各種味道的合成香料和色素等加入水中,就能調出一杯與純果汁口味非常相似的“假果汁”。
業內人士指出,真正鮮榨的果汁價格較貴,而這種調制而成、被用于“無限暢飲”“免費提供”的“假果汁”則便宜許多,不法商人會用它來“裝點門面”。
“全社會對香濃口味和豐富營養的盲目追求,導致我們逐漸偏離了食材本身。”復旦大學教授顧曉鳴分析說,“有的商家還不斷發明關于食品口味、營養成分的新名詞,炮制新概念,并且通過廣告宣傳對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人形成誘導。”
顧曉鳴認為,要制止這樣的飲食文化變異,不僅要全社會重塑健康的飲食觀念和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從廣告開始加強監管,掐斷誘導性消費的鏈條。
來源:新華網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