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赴后繼的兄弟
如今的漢源新縣城,已不是3年前殘垣斷壁的模樣。廢墟上,已崛起花園式小區和一排排精致的民房。
2009年7月12日,空氣中透著股股熱浪。湖北援建的漢源蘿卜港工地,機器轟鳴。
入夜,新一輪夜班開工了。有人提醒劉國強“帶上藥”,他“嗯”了一聲,出門了。
強光打在操作臺上,120分貝的噪音直讓人眩暈。他戴上防塵面罩,啟動、配料、進水、攪拌、裝車,一切照舊。4個多月來,這小小的操作臺就是劉國強生命的舞臺。
這是一個近20萬平方米、89棟居民住宅樓的重建項目。劉國強和7名職工每天為工地提供近200方混凝土。相當于每月420節火車皮的貨運量。
凌晨快一點,劉國強抬起胳膊向司機打了個手勢,可以裝車了。突然,所有機器停止了轟鳴,工地四處一片黑暗,停電了。
接到“隨時待命”的通知,劉國強向工友交代了一聲,拖著疲憊的步子走向宿舍,然而,剛走到門口,他便栽倒在地,就再也沒有站起來。
“他是累死的,累死的。”工友董三華說起他,幾度哽咽。
其實,劉國強有許多理由可以不參加援建,父親重病,孩子年幼……但當他聽說,自己所在的湖北省工業建筑總公司要參加四川漢源災區援建,他就積極地報了名。
面對弟弟的去世,來料理后事的哥哥劉國慶悲痛萬分,聽著工友們的講述,他坐在弟弟生前曾工作過的混凝土操作臺上,失聲痛哭。最后,哥哥“為了弟弟未盡的心愿”下決心留下來,和弟弟的工友們一起,將一塊塊磚壘成幢幢樓房。
今天的漢源,舊貌已換新顏。在新居里幸福生活的人們,不會忘記,這對前赴后繼的哥倆,不會忘記成千上萬無私奉獻的援建者……
來源:新華網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