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工資制度為參照,逐步建立與國家公務員相銜接的基本工資體系。2006年,國務院依據《公務員法》有關規定,將公務員基本工資由四結構制改為兩結構制。同年,軍委、總部依據國家有關規定,調整軍隊干部基本工資結構,較大幅度地提高干部基本工資水平,增幅達51.2%。2009年3月,總部出臺調整規范津貼補貼制度,參照國家公務員的津貼補貼標準,合理設置津貼補貼水平。2011年1月,國家第三步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工作啟動,軍隊規范津貼補貼工作同步展開,干部工作性、生活性津貼補貼平均水平與國家公務員大體持平。
“十一五”期間,軍委、總部注重向基層傾斜、向一線部隊傾斜,體現軍事職業特點的津貼補貼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2007年,經中央軍委批準,總部下發了《關于建立建制旅團級單位領導職務軍官崗位津貼制度的通知》。2006年,根據軍委關于深化干部政策制度調整改革的意見,總部就建立非戰爭軍事行動津貼制度啟動研究論證。據不完全統計,“十一五”期間,軍委、總部先后調整提高30多項津貼補貼標準,專業性、崗位性、任務性、地區性津貼補貼制度體系更加科學合理,政策制度的激勵導向作用更加明顯。
軍委、總部積極主動適應社會改革發展的新形勢,相繼建立隨軍配偶無工作期間基本生活和養老保險制度,實現與社會保障制度的有效銜接。及時調整軍人家屬隨軍政策,與教育部研究擬制《軍人子女教育優待辦法》。隨著這些政策的陸續出臺和實施,軍人家庭幸福指數將大幅提升。
且聽他們怎么說
經濟學專家積極肯定,部隊領導表示滿意,機關干部給予認可,基層干部感到高興,干部家屬有了新打算
后勤指揮學院經濟學專家郝萬祿:短短5年間,干部家庭耐用消費品“鳥槍換炮”,高檔消費品增速較快的態勢,傳達出這樣的信息:一是干部家庭收入水平增速快,經濟家底逐步殷實;二是敢于消費、合理超前消費的理念正深入人心,這與國家倡導拉動內需的大政策是吻合的;三是標志著軍隊干部家庭生活質量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濟南軍區某集團軍政委徐遠林:過去,由于待遇偏低,干部實際困難多,家庭壓力大。待遇好了,干部思想穩定,獻身國防事業的內在動力增強,部隊需要的人才引得來、留得住、干得好。過去地方女青年大多不愿嫁給軍人,部隊經常與地方婦聯等部門舉辦聯誼會,解決大齡干部婚戀難問題。如今,許多地方領導經常為親朋好友在部隊物色對象。
第二炮兵政治部干部部工資福利處處長馬家興:“手里有糧,心里不慌。”過去一遇上自然災害,機關就忙著搞救濟。“十一五”期間,我國自然災害發生的次數多、災害程度大,但救濟次數減少了。這說明,5年來干部家庭收入水平確實有大幅提高,抵御災害的能力增強了。從另一個角度講,應急式的救濟要搞,但不是治本之策,只有大力提高和改善干部工資福利待遇水平,才能確保干部在天災人禍面前“穩坐釣魚臺”。
南京軍區某海防團政治教導員伍強勝:過去發了工資,除購買生活必需品外,能存多少算多少,以防萬一。“十一五”期間,工資提高了,基層崗位津貼翻倍,我的工資收入比在地方機關工作的同學高出不少。去年休假,帶妻子孩子到北京故宮、上海世博園等地觀光旅游,一家人很開心,下一步我計劃貸款買房子。
沈陽軍區某師副政委崔景文的愛人王曉英:我隨丈夫工作調動搬了4次家,從租房住到住筒子樓,再到住面積不足20平方米的單元房,前幾年又住上了104平方米的公寓房。每搬一次家,心里的感覺都不一樣,越搬心里越甜蜜,很有幸福感。聽說下一步部隊還要蓋經濟適用房,我們正攢錢準備買一套自家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