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考研第一天。在北京工商大學考點,第一場考試結束后,一位女生抹著眼淚離開。實習記者 和冠欣攝
昨天,2013年研究生入學考試舉行,180萬考生在全國各地參加政治和英語兩個科目的考試,他們中約有27萬人希望通過這場考試,能夠在北京讀研。在政治科目考試中,“中國夢”、PM2.5、“十八大”等熱門詞匯均出現在考題中。
中美時事熱門成考題
PM2.5、“中國夢”、“十八大”、“蛟龍號”……在昨天上午的政治科目中,去年的多項時事熱點都走進試卷。
“中國夢”出現在后面的分析題部分,閱讀其背景和由來后,考生需回答兩個問題:為什么“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為什么說“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記者所采訪的十多名考生,均對這道題印象深刻。
雖然“中國夢”一詞近期在新聞中頻繁露臉,甚至一家考研培訓機構的老師還在微博中預測過類似考題,但是在西南政法大學讀書的北京女孩小梁對此準備并不充分:“這個熱點太新了,就是這兩個月的事兒,我以為不會出現呢,就沒怎么關注。”
要攻克政治這一門,兩耳不聞窗外事可不行,不聞國際事也沒法答題。在今年政治大題部分,有一道題就考了美國的戰略中心向亞太地區轉移的原因和影響。
新規不影響考試
為了進一步防止作弊,今年考研啟動了五重保障:入門必須刷二代身份證;信號屏蔽儀覆蓋全考場,杜絕高科技作弊;政治、英語(一)、英語(二)、管理類綜合能力4個科目實行“一題多卷”,考生必須從試卷上揭下“試題條形碼”粘貼到答題卡相應位置,以便計算機識別試卷;公共課試題改用大包裝,起用前監考人員需當眾驗示包裝的完整性;公共課全部使用答題卡,采用計算機閱卷。
對此,來自北京師范大學的小王認為,這些程序都很簡單,大部分在考前都完成了,不影響答題,這樣的高科技保障更令人放心,也保證了考試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