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未來——
中國航天員完全適應中長期太空生活
記者:從神五到神十,中國已有10名航天員成功訪問太空,您作為飛行時間最長的一位中國航天員,是否認為中國航天員已經做好了未來在空間站長期駐留的準備?
聶海勝:中國的載人航天發展分“三步走”,下一步就是要開始籌備建立我國自己的空間站,中國航天員將長期在太空工作和生活。從神五到神十,我們都是在為中長期飛行打基礎、積累經驗。
從我執行兩次飛行任務的經歷看,中國航天員完全能夠適應中長期在太空的工作和生活。
當然我們還面臨許多的困難和挑戰,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航天員的知識和專業技能儲備要求更高,航天員除了要掌握基本的飛行器控制知識和技能外,還要掌握更為復雜的出艙技術和交會對接技術,開展更為復雜的空間實驗等。同時,飛行時間的延長,在軌發生應急與故障情況的概率大大增加,航天員必須能夠膽大心細、果斷處置。
另一方面,心理方面的挑戰大大增加,長期與社會隔離,在狹小密閉環境工作生活,還要考慮乘組成員間的性格差異、心理相容性、團隊意識等因素,以及長期在軌飛行可能發生的醫學問題,要求航天員有醫學處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