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建設資金怎么保障
公租房基金借助社會資本,已獲國務院批復
專家指出,如果供求關系不解決的話,房價“穩中有降”是非常難辦的事情。在遏制不合理需求的同時,還要努力增加供應,尤其是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的供應。
“我們在保障房建設上的欠賬,導致商品房市場需求過大,推動了房價過快上漲。” 黃嵐表示,“中央明確提出未來5年要建設3600萬套保障性住房,如果這3600萬套能夠如期交付的話,市場供應結構將發生大調整,保障房和商品房能各占到50%的比例,對穩定甚至降低房價將起到明顯作用。”
以北京為例,北京市今年將通過新建、改建、購買、長期租賃等方式籌集保障房20萬套以上;竣工保障房10萬套;今年保障房供地1330公頃,占住宅用地52%。
但問題在于,保障房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相關機構曾測算,3600萬套保障房需要投資額高達5.5萬億。地方政府一方面要投入大量資金建設保障房,另一方面,由于調控很可能導致土地出讓收益減少。隨著保障房建設和調控的深入,地方財政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大,進退維谷。
文林峰表示,大規模建設保障房尤其是公租房,僅靠財政“一條腿”是不夠的,有關部門正在研究有關優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參與到保障房建設中。
據悉,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一直在積極籌備我國首支“公租房基金”,用社會資本的力量做補充,為建設保障房出力。據黃嵐介紹,公租房基金已經得到國務院批復,很快就將正式成立,規模預計為100億元—300億元。
調控加碼,還有哪些手段
本月初國務院將派八個督查組到各地,結果向社會公布
據悉,4月初國務院將派出8個督查組到各地督查房地產調控落實的情況和調控成效,督查結果將對社會公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此前也表態,調控政策仍有儲備,一旦房價再次出現異動,房地產調控力度還將進一步加碼。
“從現有的手段看,最有效的是擴大限購政策的范圍。”文林峰表示,“現在出臺限購政策的城市并不是很多。一些沒有出臺限購政策的城市房價還在大幅度地上漲,比如說北京周邊的河北地區,還有三四線城市。”
“對多數老百姓而言,買房還是最好的資產保值增值的辦法。目前情況下,很多資金已經開始流向一線城市周邊沒有限購的城市,它們的房價直指一線城市。”黃嵐表示,這說明社會上流動性過剩、而居民投資渠道過窄,應設法拓寬投資渠道。
提高百姓的住房支付能力,一方面要控制住房價,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這樣,收入在增加,房價能穩住,未來能“買得起房”的預期會更穩定,居民心里才踏實。同時,應該通過稅收、金融手段,降低購買自住型住房的成本,讓房子真正用來給人住。
文林峰建議,應大幅度降低公積金的貸款利率,這樣更多普通家庭能通過公積金貸款買房,月供負擔不會太重。同時,各地應該積極采取措施,盤活二手房市場和租賃市場,讓人們有更多渠道通過市場解決住房問題。通過分散需求,居民就不需要全部擠到商品房市場上買房,政府保障的壓力也會大大減小。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