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巾花色體現生活變化
埃及人給我留下的另一印象是樂觀。埃及車多,開羅塞車也是常事。各種各樣的汽車擠在并不寬的道路上你追我趕、互不相讓。據說埃及人做什么都慢,惟有開車很快。可能是因為埃及沒有汽車報廢一說,因此在馬路上常能看到最新型號的奔馳與連后視鏡都掉了一個的上世紀30年代出廠的甲殼蟲并行的奇觀。開奔馳的并不高人一等,開破甲殼蟲的也不窘迫,笑容在兩個司機臉上一樣綻放。在埃及時,我常四處旅行,乘坐豪華旅游車,風吹不著,日曬不著。然而,一路上經常可以看到擠滿埃及人的卡車與我們并駕齊驅。他們在卡車上像土豆一樣擠成一堆,被曬得皮膚黝黑,看見旅行車駛過,興奮地打著招呼,一點看不到“羨慕嫉妒恨”的表情。
在我國,幾乎是看不到后備箱里坐人的情景的,但在埃及卻是常事。埃及人愛孩子,生得多。一家人出游,丈夫開車,老婆坐后座照管較小的孩子(有可能是兩個夫人各照管一兩個小孩),副駕上要坐兩個大些的孩子。這已是六七口人坐在車內了,若還有孩子坐不進車內,后備箱就會打開供一兩個孩子乘坐,甚至車頂上還有一個。坐在車頂,兩手張開扣住兩邊的車窗上沿,好一幅驚險圖畫。車開著,音響放到最大,一路唱著奔向“乃地”(俱樂部)。真叫人看得出汗。他們似乎很少憤怒,即使兩車相撞,下來后還互相擁抱,口里喊著“哈比比”(親愛的),像久別重逢的朋友一樣。所以,埃及的車子上有刮痕再正常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