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哥貝克力之后一千年發現的定居點出土的石灰石碗上,兩個小人與一只動物一起舞蹈,人類剛開始馴服牲畜時,動物是重要的象征符號,可能代表通往神界的向導。

世界有關最早的有組織宗教的線索,散布在土耳其南部、敘利亞北部和伊拉克等地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人類的形象比較少見,現在已知最早的真人大小的雕像出土于距離哥貝克力石陣14公里的地方,其年代不會晚于公元前8000年。

最常見的符號是出沒再人類新建立的定居點之外的兇險動物,如蛇,再人頭的背面,努瓦勒喬里出土。

野豬石像,哥貝克力石陣出土。
考古學家如今仍在哥貝克力石陣進行挖掘工作,爭論它的意義。不過他們已經知道,在一系列推翻了學術界此前對人類遙遠過去設想的意外發現中,這處遺址是最重要的一處。僅僅20年前,大多數研究人員還相信自己很清楚新石器革命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大致過程。新石器時代是一個關鍵的轉折期,它導致了農業的誕生,把智人從采獵為生的分散群落,變成了從事農業耕作的村莊,又從農業村莊發展出成熟的社會,有宏大的神殿和高塔,也有國王和祭司,他們吩咐臣民開展勞動,并以書面形式記錄自己的豐功偉績。但近年來以哥貝克力石陣為首的多個新發現,迫使考古學家們對上述假設重新斟酌。
起初,人們把新石器革命視為單一地點(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位于現在的伊拉克南部)出現的單個事件(天才的靈光一閃),之后才蔓延到印度、歐洲等其他地區。大部分考古學家認為,這朵文明之花的突然綻放,主要是受環境變化所影響:隨著冰川期結束,氣候逐漸變暖,一些人開始種植莊稼,放牧成群的牲畜。新的研究則表明,這場“革命”其實是靠一雙又一雙手薪火相承的,它涵蓋了面積廣大的地區,時間跨度亦達數千年。推動這場革命的,可能并不是氣候,而是另外一些完全不同的因素。
遺址附近的游客們目瞪口呆地靜默了一會兒,然后開始忙著用相機和手機拍起照來。我們當然知道,11000年前,誰也沒有數碼照相設備,可時代的變遷也許并沒有人們想象中那么大。全世界大部分的宗教中心,在過去和現在都是朝覲者們的目的地,比如梵蒂岡、麥加、耶路撒冷、菩提伽耶(佛陀悟道之地)以及卡霍基亞(美洲原住民大型遺址,位于密蘇里州圣路易斯附近),都是朝圣之旅中具有重大意義的處所。朝圣者們往往來自很遠的地方,參觀時無不滿懷敬畏和激動。說不定,哥貝克力石陣就是這些宗教中心里最古老的一處,也是朝圣模式的源頭所在,它向我們揭示(至少在那里工作的考古學家們是如此認為的):人的宗教意識,以及對宏偉場面的熱愛,或許才是文明誕生的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