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西藏:藏家兒女和其他各民族兄弟共享和諧安康
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向布達拉宮金頂,古城拉薩正從甜睡中蘇醒。結束了轉經的藏族老人們,結伴來到大昭寺附近的光明茶館喝甜茶、吃藏面。當太陽漸漸爬升,越來越多的人涌向這里,不論是藏族還是漢族,大家都會圍坐長桌,談天說地,其樂融融。而這,只是西藏各民族和諧共處的一個場景。
在亞東縣下亞東鄉仁青崗村,不管是風雪交加,還是杜鵑紅遍,每月至少兩次,藏族阿媽次仁曲珍、德吉和普次都要穿行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艱難山路上,給山巔的邊防哨所解放軍送上新鮮蔬菜和轉交郵件。這條崎嶇的山路,3位阿媽一走就是20多年。
“相親相愛,猶如茶與鹽巴”,藏族同胞常掛在嘴邊的諺語,成為西藏各族群眾水乳交融的最好寫照。
近年來,特別是去年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決策,在全力改善民生基礎上,采取多項重大措施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為確保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走進拉薩市八廓街曲折幽深的小巷,隨意推開一扇大門,都可以看到一幅幅動人畫面:漢族大嫂去買菜,出門時忘不了問一下藏族阿媽需不需要捎點什么;藏族阿媽曬太陽時,總惦記著身旁學步車里的回族小孩……相親相愛,和諧共處,已融入雪域高原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對口支援,是西藏百姓最熟悉的詞匯。從學校到住房,從道路到水窖,從醫院到蔬菜大棚,凡是跟西藏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無巨細,都有內地各族兄弟無私援助的身影。1994年中央作出全國對口支援西藏的重大戰略部署以來,各對口援藏省市、中央部委和企業單位先后選派4700余名干部和技術人員進藏工作,累計無償援助資金、物資折合人民幣133億多元,實施援助項目近4400個,西藏所有73個縣市區和雙湖特別區都在受援范圍之內。
“太陽和月亮是一個媽媽的女兒,她們的媽媽叫光明……藏族和漢族是一個媽媽的女兒,我們的媽媽叫中國!”這曲深情的歌,孔繁森生前最愛唱,如今仍在藏漢民族間傳唱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