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大牛市引無數股民競折腰。新股民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入市資金來源也五花八門。據一位股份制銀行私人業務部個貸中心負責人透露,隨著股票市場的活躍,利用住房抵押貸款或其配套貸款進行炒股的客戶越來越多。他表示:“盡管,銀行的放貸表面上都是核規的,但是有許多貸款借出后通過轉賬、取現等手段漏出,流入股市,銀行無法追蹤。”
去年以來,股市火爆引發信貸資金入市,引起監管層關注。今年春節前夕,市場一度傳言銀監會發文專門針對信貸違規資金的檢查工作,并將盡快出臺禁止違規資金入市的措施。但3月5日,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出席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時進行了否認。
最近,又有傳聞證監會正與銀監會溝通,希望后者加強信貸資金的監管力度,防止違規資金流入股市。記者就此向上海銀監局求證,但是監管部門負責人否認了這一傳聞,他表示,銀監局對于其監管下的銀行嚴格管理,不敢放松。監管部門負責人說:“3月中旬銀監會副主席蔣定之在出席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期間表示,對所有違規進入股市的信貸資金都要進行嚴格查處,這也是我們監管部門一貫的態度。”
那么,市場真實情況如何呢?
股民以房養股成風
通過朋友介紹,記者聯系上一位以住房抵押貸款炒股的股民。5月9日晚,記者以討教貸款炒股方法為由,與她進行了交流。
這位名叫曉燕的股民是南京市某股份制商業銀行職員。電話一通,她就興奮地告訴記者:“我的股票翻了兩番,現在我去掉本金已經賺了兩套房子了。”
“我進股市算晚的,2007年春節后才進去。起先,我周圍的人都在炒股,很多人都賺錢了,我也挺眼紅的,因為本金少就一直沒做。我知道有很多人都用抵押住房貸款來炒股,但覺得風險太大,一直猶豫著。春節的時候,朋友聚會,一位在證券公司工作的朋友提供給我一個內幕消息,我聽下來覺得把握挺大,所以我就想抵上房子搏一下。”曉燕說。
曉燕告訴記者:“春節后,3月2日我去自己工作的銀行辦的手續。如果以房產證上的房產購買價格為基數貸款,就不需要通過銀行聘請的評估公司對房產進行評估,操作起來非常簡便,只要提交身份證、收入證明、購房合同、房產證等,然后填寫貸款申請書就可以了,我們家的這套房子市值在85萬上下,我借到了60萬,借了一年。”
據曉燕透露,其實銀行住房抵押貸款查得不嚴。她說:“只要明面上手續辦得齊,在申請書的貸款用途一欄里不要填炒股,隨便編個理由就可以了,銀行不會對這樣的貸款跟蹤的。我在銀行工作我清楚。”
不過,曉燕告誡記者:“我是因為有內幕消息才做的,現在想想有幾次下跌也很危險,朋友介紹我那只股票時,股價在12.3元左右,我也是在這上下買進的。當時買了5萬股,而我的另一位同事買了3萬。當中這只股票最低跌到過9.6元,她嚇死了,跌到最低點的時候,我也懷疑過消息是否正確——貸款來的錢到底心里不踏實。還好,沒幾天就反彈上去了,她賺了5000元就走了,我沒放,現在這只股票到了30多元了。不過,你如果對股市不了解,還是不要貸款做。”
據了解,像曉燕這樣在房貸上做花樣炒股的人在上海同樣不少。在申銀萬國開戶的49歲的張女士告訴記者:“跟我一起做股票的李阿姨,她的女兒單位里好幾個都是抵房炒股的。這樣的情況在有兩三套房子的人還有小青年中間比較多。小青年比較沖動,而有多套房子的人將房子變現炒股的收益肯定要超過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