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查貸是本難念的經
據了解,用房產換資金入股市有這樣幾種方法:一是以自有房產作抵押進行貸款;二是正在按揭的房產通過增加貸款額度,獲得資金炒股;三是通過一些循環信貸,短期借貸大量資金。
雖然,銀行明文要求貸款客戶貸款需做專項合法用途,但是效果甚微。
如中國銀行要求貸款客戶明確提供貸款用途證明,對于不能提供的客戶要求其簽署承諾書,承諾不將資金用于炒股。
而招商銀行(行情 資訊)在貸款合同中明文規定貸款者要合法使用貸款,同時還要求貸款者承諾按申請用途核規使用貸款,簽署相關的承諾書。放貸后,招行將實時監控,只要發現其通過銀證業務進入證券市場,招行將收回貸款。
業內人士指出,這些手段僅僅是做給監管部門看的,實際起不了什么作用。
光大銀行上海分行私人業務部個貸中心副主任陳偉說:“表面核規的貸款很多。比如汽車貸款,光大銀行通常將貸款金額直接打到汽車銷售公司的賬戶,然后還要貸款者提供駕照和購車發票等證件,但是客戶可以提供假的證明,或與銷售公司私下協議。比如裝潢貸款,提供一份假裝潢協議是很容易的,現在即使他想開一家裝潢公司再來貸款也不難。”
陳偉說:“有些情況銀行根本沒辦法查,如果客戶將錢劃入其他銀行的賬戶辦貸銀行就沒有辦法了。銀行僅僅能查出那些直接將錢劃到股票賬戶上,或者在本銀行內銀證轉賬的違規。”
農行上海市分行個人信貸部門的金雷說:“消費貸款炒股是很難查出來的,現在自助渠道很多,客戶進行轉賬、取現后銀行就很難再跟蹤了。”
部分理財產品把關不嚴
業內人士反映,銀行的部分房貸理財產品實際上為客戶貸款炒股提供了方便之門,自助渠道、循環貸款、加按揭都能成為貸款者鉆空子的地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銀行信貸部人士透露,對于銀行來講,不管客戶將資金如何用,銀行只要手中握有房子就能放心。
確實,辦貸偽證、違規用款不是簡簡單單就能發現的,如果每筆貸款都要查證,銀行不僅人手不夠還又花精力又花錢,最后也不過換來取回基本貸款。
陳偉說:“即使查出了違規貸款,銀行最多要求客戶提前還貸,多數客戶采取拖延戰術。如果銀行與其打官司則訴訟時間太長,過個幾個月股市行情變了,客戶把錢還上,銀行也不能把他們怎么樣。”
但是查處有難度,不代表銀行可以姑息這種行為,在風險發生時,這種縱容只會加速投資者的損失,最終使銀行丟失客戶。銀行的理財師要在辦理貸款業務時,為投資者提示風險,對于可能出現道德風險的環節要想辦法進行規避。
而股民們也要認清風險,貸款炒股,一味追求暴利不可取,懂得控制風險,才能在資本市場中如魚得水,獲得長遠的利益。
(作者:張競怡 編輯:王晶 來源: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