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囤地政策將給樓市帶來何種影響?
與銀根一同緊縮的還有地根。2008年樓市宏觀調控的一個重要主題是清理閑置土地,加大對開發商囤地的打擊力度。
1月7日,國務院下發了一則《關于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重申打擊囤積土地的精神,對于閑置兩年的土地要堅決無償收回,閑置滿一年不滿兩年的,則按出讓或劃撥土地價款的20%征收土地閑置費。對閑置房地產用地征繳增值地價的舉措,表明土地調控措施日趨嚴厲。
此前,國土資源部發布第39號令(《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規定》),從2007年11月1日起,對未繳清全部土地出讓價款的,不得發放土地證,也不得按出讓價款繳納比例分割發放土地證。這一規定意在從源頭封堵當下房地市場普遍存在的漏洞:付小錢、多占地、慢開發。某些開發商動輒圈地上百萬平方米,分期繳納土地出讓金、分期取得土地使用權證、分期開發的慣常做法或將難以為繼。
易居(中國)研究院分析師楊紅旭認為,反囤地政策雙管齊下,一個是在購地環節收緊增量,不得濫占,一個是在土地使用環節擠出存量,不得閑置。如執行到位,將大大縮短從土地出讓到可供產品的周期,從而在加速有效供給方面給房市帶來正面影響。
·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對房價的影響有多重?
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仍是影響2008年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關鍵性因素。市場普遍預期,若美國持續降息或加息速度慢于中國,則中美之間的利差會進一步縮小,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劇。2007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約6.5%,超過了多數專業人士的預測。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最近發表報告預測,人民幣升值速度有望加快,預計2008年對美元全年升值10%。
在人民幣升值預期非常強烈的情況下,土地和房產被當作是享受人民幣升值和資產價格上漲的首要標的。這從眼下外資對我國內地產青睞有加的勢頭中可窺一斑,譬如,來自美國的房地產開發商鐵獅門近日獨家競標總價逾70億元的上海新地王。人們相信,從投資的角度看,人民幣持續升值會為房地產資源的投資價值上漲提供支撐;從保值的角度說,住房是未來通脹風險的對沖。類似的市場預期會放大樓市需求,推動“人民幣升值不止樓市行情不斷”的自我實現。
正因此,素來以樓市“空頭司令”著稱的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也認為2008年中國樓市總體上仍將是上升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