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由美國華爾街的“金融雪崩”所引發的金融危機,已經蔓延到世界各地。這個始終以金融大國自居的自由資本體,在短短的時間內就開始病入膏慌,“國際警察”的威風在這次肌體大傷中慢慢的減弱,它所霸權的以美元為國際貨幣和以美國金融模式及標準的國際金融體系,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人們在這場由美國自編自導的金融危機中,似乎已經看到了美國時代的終束。
國際金融體系需要重要改革的聲音此起彼伏。
俄羅斯總理普京曾在其總統就任期間就發出了這個震驚世界的聲音,他說,國際金融體系需要進行重大改革,以保障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普京指出,目前的國際金融體系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設立的。如今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經濟穩步發展,這些金融體系已不適應新的現實。
普京說,世界金融體系與個別貨幣掛鉤,且金融中心數量有限,這些情況不符合全球經濟當前及長遠發展的需要。他指出,與世界金融體系掛鉤的貨幣匯率不斷波動,對眾多國家的財政儲備和它們的部分經濟行業產生消極影響。解決這一問題的出路在于,出現更多種類的全球儲備貨幣和更多金融中心。因此,目前必須為全球儲備貨幣多樣化創造有利條件。
普京還表示,俄羅斯將繼續推行提高盧布、本國金融市場及銀行體系吸引力的經濟政策。在不損害貿易雙方利益的情況下,俄羅斯未來將考慮改用盧布作為俄羅斯商品出口的結算貨幣。
德國財政部長施泰因布呂克日前在發表針對金融危機的演說時表示,美國將失去其在全球金融系統中的超級大國地位。這位部長指出,亞洲、中東及歐洲的主權財富基金和銀行機構將在新的金融系統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世界金融體系將朝著多極化的方向發展。他還認為美元、歐元、人民幣和日元等將共同成為穩定而重要的貨幣。
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金融研究院院長何世紅認為,美國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所造成的傷害,嚴重破壞了國際金融體系及其調節功能的秩序與信心,這是完全的美國金融監管的失敗,讓全球納稅人為美國買單,這完全不符合國際金融體系框架下的國際收支及其調節機制。美國在這個問題上完全失衡,已經無法抵御區域性或全球性金融危機。
何世紅認為,建立一個良好的國際金融體系,需要促進各國經濟政策的協調。在統一的國際金融體系框架內,各國都要遵守一定的共同準則,任何損人利己的行為都會遭到國際間的指責。當然,任何一個國際金融體系都有它的缺陷,因此,國際金融體系仍然需要改革,在此基礎上尋求更好的發展。
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前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認為,目前以美元為主的國際貨幣體系面臨巨大的挑戰,國際金融體系需要改革,中國有機會在新國際金融體系建設中發揮自己的作用,但前提條件必須認真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這樣才能讓中國金融業發展得更穩健。認真吸取教訓最主要的應該是不要被金融動蕩嚇壞了,中國和美國不一樣,美國是金融創新有些過度,沒有控制好基礎產品的質量和衍生產品的發展;中國金融業所面臨的問題很可能還是發展的不夠。但是我們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應該更好地借鑒美國在這個過程當中遇到了什么問題及解決問題的經驗。
著名經濟學家曹紅輝認為,我們需要建設一個新的國際貨幣體系、新的國際金融體系,主要就是打破美元主導國際貨幣體系的格局,取消美國在IMF的一票否決權,要明確提出來。曹紅輝表示,國際監管體系需要改革,必須建立美聯儲和IMF、主要發達經濟體之間的監管協調機制,其次要強令其建立對跨境資本的流動性管制,這是當務之急。(來源:中國金融網 中國金融網首席記者 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