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攀升的收益率導致人們擔心發生在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身上的事會在身上重演。當那些國家的債券收益率達到7%以后,收益率開始飚升,而且至今還沒有下降到可支撐的水平。
意大利是歐元區排在德國和法國之后的第三大經濟體,它的規模與那些較小的國家不可同日而語。

圖表:歐元區領導人就解決債務危機達成一攬子協議 新華社記者 張立云 編制
意大利在某方面來說還處于健康狀況。雖然債務總量很大,但實際上它還有基本預算盈余。這意味著意大利還有錢支付債務成本。
TD證券公司的格林認為,在達到7%以后意大利還能撐一段時間,但不會很長。最終,高利率將導致經濟增長惡化,而在經濟緊縮以后,更多的赤字將會出現。
經濟學家認為,在意大利向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之前,不斷升高的利率將迫使歐洲中央銀行在二級市場增加購買意大利。自8月份起,歐洲央行已經在這么操作了。
由于央行購買意大利債券沒能使得利率下降,經濟學家預期歐洲央行將采取更加激進的措施。
格林認為,上個月宣布的救助計劃可能在事實上鼓勵投資者拋售意大利債券。這個新的救助基金只會保護購買新的意大利債券的投資者,這樣投資者繼續持有已有債券的意愿將被削弱。
這一救助基金把私人投資者持有的希臘債券減少50%,并且宣布不會觸發信用違約保險賠償,這也使得許多投資者感到不安,使他們想要現在出售債券。
(來源:新華網 編輯: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