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這段時間,林景星又開始失眠了。已經從現代生態環境地質研究中心退休的他,接到陜西省華縣龍嶺村村民的電話,這個著名的“癌癥村”,不久前又有兩人死于癌癥。
盡管3年前,林景星就查出了那里致癌的原因,開出了“藥方”,但至今沒能徹底解決。作為國內提出“生態環境地質病”的首位學者,他原以為自己能夠當一個“開方治病”的醫生。可十多年的調查研究讓林景星越來越認識到自己的角色:“我只是一個真相調查者,用科學的數據告訴人們地質環境發生了什么變化,這些變化不僅觸及生命而且細及毛發,但整治是一個社會系統大工程,不是僅僅學者能為的。”
親嘗毒核桃
2001年,林景星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陜西發現“癌癥村”。以他對生態環境多年的關注,他堅信這就是被自己命名的“生態環境地質病”的發作,這顆“環境化學定時炸彈”已經爆炸。
為了證實判斷,他自費去了趟“癌癥村”——陜西省華縣瓜坡鎮龍嶺村,調查發病原因。
村長早已在村口迎候,村民們紛紛拿出自產的核桃招待貴客,林教授成了全村人的希望,被稱為“北京來的專家”。然而在來之前,林景星已經托人取過樣品化驗,認為致癌的“罪魁禍首”可能就是該村的核桃。
即便如此,林景星還是欣然地吃下了村長遞過來的核桃,盡管他比任何人都知道核桃里的砷元素會在自己的身體內沉積下來,而砷恰恰是致癌物質。但他也知道,只有這樣,才能被村里人接受。跟他們接近,就等于跟事實真相接近。他已經顧不得臨行前老伴的殷切叮囑:“到了那里,不要亂吃東西。”
龍嶺村位于秦嶺北坡,這個海拔770米的小村落,山清水秀,民風淳樸,讓林景星想起了久違的兒時家鄉。在福建農村長大的他,自小就在鄉野嬉耍,渴了喝小溪水,餓了扯把野菜……研究生態環境越久,他越懷念那段時光,久違了的清靜突然在這里重現,他甚至懷疑是自己錯了。走遍龍嶺村村前屋后,根本找不到污染源,林景星的心里劃過一絲慶幸。
但是村長提供的數據卻讓林景星震驚。自1974 年發現第一例食道癌患者以來,該村30 戶人家、154 人中,共死亡59 人,其中死于癌癥的36 人,占全部死亡人數的61%。全村只有4 戶家庭未出現過癌癥患者,還有4戶人家已經“絕了戶”,門上孤零零的一把大鎖讓人看了心寒。
林景星下定了決心,如論如何,也要用科學的手段找到病因,為村里人“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