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華僑為當地經濟做出貢獻
在坦桑尼亞,中國的華人華僑從十幾年前的數百人,增加到3萬余人。由于坦桑尼亞是進一步進入非洲市場的橋頭堡,中國商人的出現以及大量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涌入,豐富了當地人的生活,當地人對中國商人和中國商品的總體評價不錯,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呂大使舉例說,一些中國商人的自我行為規范不夠,存在一些偷稅漏稅和假冒商品的情況,有個人中國商人對本地人不夠尊重,這些都有損中國的形象。另外,中坦兩國貿易不平衡,中國是貿易順差,也需要逐漸來改變。當地的中國企業的投資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而對其他關鍵領域沒有涉足,雖然中國企業的工程建設質量高、造價低,但容易受到當地的排擠。
目前,中國駐坦桑尼亞使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來應對,包括成立有關的行業協會和商會,組織中國企業和中國商人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提升、自我保護。使館也鼓勵中中國企業和人員要融入當地社會。呂大使表示,他希望來坦桑尼亞的中國商人和企業要心懷兩個感恩,感恩祖國,感謝坦桑。
同時針對一些人熱炒的中國商品質量問題,在國內對輸非產品嚴把質量關,在坦桑尼亞當地舉辦中國商品展銷會,推介中國的高質量產品。當然當地進口的中國商品質量還需要中坦雙方政府合作來共同把關,在海關和質檢環節加強監控。
****文化交流促進了解
文化交流是促進兩國人民了解的一個重要途徑,目前,中坦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形式多樣。2009年兩國政府簽訂《文化協定2009-2012年度執行計劃》,3年來兩國近30個團組往來互訪,合作舉辦“中坦建交45周年斯瓦西里語友好知識廣播競賽”、“歡樂春節—聚焦在非洲、坦桑過大年”等大型文化演出和展覽近20場。目前使館也在協助策劃在中國展出坦桑尼亞的藝術長廊。
近年來,兩國之間教育、媒體交流也蓬勃發展。達累斯薩拉姆大學和中國華東師范大學結對成為“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學校。3年來,新增220名坦桑學生獲中國政府獎學金赴華留學,坦桑在華留學生人數超過700人。2011年,坦桑尼亞留華學生聯誼會成立,孔子課堂在桑給巴爾建立。2009年坦桑尼亞武術協會成立,該協會現已加入總部設在北京的國際武術聯合會,并在坦桑全國建立20多個武術俱樂部。
中央電視臺、國際廣播電臺、新華社和上海文匯報等中國主要媒體通過節目落地、設計記者站等方式加大與坦媒體合作。坦國際廣播公司與中方合資成立的四達坦桑尼亞傳媒公司已發展成為坦最大的無線數字運營商,開設的功夫頻道和中國節目深受廣大坦桑民眾歡迎。
“感知中國”活動正在坦桑尼亞開展的中國電視文化周活動也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歡迎。非洲民眾非常急迫得想了解中國,前段時間熱播電視劇的《媳婦的美好生活》受到了當地民眾的追捧,電視文化周恰逢其時,能夠把中國生動、活潑、鮮活的一面介紹給坦桑尼亞當地人民。呂友清大使認為當前兩國政府和民間的文化交流還比較少,需要雙方挖掘各自優勢來拓展這種交流和往來,將有利于相互理解,鞏固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