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有多難?——代表委員呼吁加強誠信建設
為什么要撒謊?
“我說了假話,你也沒辦法追究我的責任?!备=ù韴F的一位全國人大代表在分組審議時說的一句話,道出了很多人不誠信的心理。
在全國人大代表、致公黨中央專職副主席嚴以新眼中,學校、科研院所這些本該是“凈土”的地方,也出現了不講誠信的現象。當個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且不講誠信可以獲得更多利益時,一些人就可能放棄對誠信的堅守。
嚴以新認為,失信的成本與所得不成正比、信仰缺失、網絡不良文化等因素結合起來,影響了社會的誠信體系。一如“崩塌”不是在短時間內發生的,誠信體系的重建,需要從教育、道德和法律等多個維度入手。
全國政協委員司富春說,社會誠信缺失,既有外部環境的原因,也有個人自身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們對市場經濟的模糊認識和自身約束的缺失。
相比于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建立的一套信用管理體系,九三學社中央提交的一份提案認為,雖然我國的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已初步建立,但還存在信息采集難和不準確等問題,政務誠信和司法公信管理體系則基本沒有建立。此外,部門間、地方間信用信息共享的機制尚不健全,共享渠道還未建立。
以政務誠信帶動社會誠信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推動誠信體系建設,以政務誠信帶動商務誠信和社會誠信,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陳俊卿說,這體現了政府對誠信的重視,以及加大誠信建設力度的決心。
全國人大代表、南昌大學校長周文斌認為,政務誠信對于全社會誠信體系的示范引領作用不可小覷,當務之急是提高政府公信力,實現政務誠信。
一些代表委員在談及誠信體系建設時還認為,應逐步健全誠信法律法規體系,完善失信懲戒機制,加大懲罰力度。在借助法律手段對失信行為進行懲戒的基礎上,還應通過經濟懲罰和道德譴責等手段,提高失信成本。
九三學社中央在提案中建議,通過頂層制度設計,加強統籌協調,破除部門、地方之間的信息保護,積極發揮聯席會議等協調機構作用,加快制定和推廣信用信息標準體系,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平臺,實現不同部門、不同地方和不同行業間信用信息互聯互通,形成覆蓋全社會的信用信息網絡。
發改委重組在即 反壟斷角色更加堅定
中國政府將收到旨在“翻新”其龐大經濟計劃機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若干提議,但該機構作為反壟斷監管者的角色最終可能會被提升。詳細>>
19家外媒看總理記者會 最關注經濟改革反腐民生
全國兩會,是世界觀察中國內政外交的窗口,也一向是外媒記者的“新聞盛宴”。而每年一次的總理發布會,由于直面總理的機會難得,中外媒體基本都會關注熱點問題。
詳細>>外媒:兩高工作報告彰顯中央反腐決心
境外媒體分析指出,兩高報告不僅彰顯了中央堅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腐的決心;而且,報告中頗具新意的司法公開和透明也得到較多著墨,料將獲得高票支持。詳細>>
外媒看兩會:中國領導人愈來愈懂得展現幽默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它將消除刑訊逼供的使用,阻止地方官員干預司法判決并允許法官自己做出決定。詳細>>
中國兩會看點 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和國防預算受關注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3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一年一度的國家立法機關會議3月5日拉開序幕。所有人都密切關注著對于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和軍費支出計劃。詳細>>
三月看兩會:讓夢想照入現實
讓兩會的提案照入現實的過程雖然漫長,但定會收獲豐碩的果實。詳細>>
“開放”成新聞中心外媒記者熱詞
3月1日,偶遇的外國記者們提及頻率最高的詞就是“開放”。詳細>>
全國兩會引外媒熱議 駐華記者關注反腐倡廉
在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頭一年,國際社會對中國兩會給予高度關注。詳細>>

兩會會場的美女記者
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各路媒體人來人往,美女記者永遠最搶眼。詳細>>
網民:對深化改革的十大期待
普通網民對于全面深化改革有著這“十大期待”。詳細>>
兩會建言:工會維權難在哪里
作為一個群眾組織,工會手中擁有的是什么?詳細>>
兩會花絮標簽識茶杯
北京首都機場候機樓內配備的兩會代表團茶杯上貼著不同顏色的標簽加以區別詳細>>
兩會建言“有哪些民生亮點”
百姓期待今年兩會上民生問題有更多亮點詳細>>

“兩會”代表委員住地
歷屆“兩會”代表委員住地大盤點詳細>>
為兩會不再沏茶倒水點贊
服務員們將不再為代表委員們提供“沏茶倒水”的服務詳細>>
香港代表感慨兩會節儉風
節儉是有益于國家的積極轉變。對豪華食品和葡萄酒的需求將會減少詳細>>
農民工的身份何時轉變
筆者就是一名90年代初從農村走出來的打工者詳細>>
關于校車駕駛安全的建議
隨著校車事故的逐年增多,校車駕駛安全已成為最被關注問題之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