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外國人身份之辯:打擊“三非”引發(fā)的誤解與溝通
拿著護照和租房合同,Mike Jones上朝陽區(qū)雙井派出所報到去了。
這個26歲的美國人從2008年以來就呆在中國。要不是北京今年5月15日發(fā)布了清理“三非”((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工作))外國人的通知,他從來沒覺得有必要去公安局登記。
不過現(xiàn)在,這個自由制片人說他從洛杉磯回中國第一件事就是去派出所“自首”去。
“我還在美國的時候就聽說清理三非的事,然后忽然想起我搬家以后還沒有按照要求去派出所注冊新的地址。我可不想惹上麻煩,”他說。“每次中國政府說‘打擊’什么什么,他們都是較真兒的。”
在派出所的“外籍人士暫住注冊處”,警察檢查了Jones的護照和簽證,把他的個人信息和新住址輸入電腦,給了他一張公安局注冊卡。整個過程只花了五分鐘。
“記著隨時帶著注冊卡和你的護照,以便接受日常檢查,而且你要是喝醉了可以把注冊卡給出租車司機讓他送你回家,”警察鄭重其事地告訴Jones。
雙井地處泛CBD區(qū)域,現(xiàn)代化氣息濃厚,警察告訴記者她所在的派出所發(fā)放了大量的注冊卡,因為附近居住著大量的外國人。她還說望京的南湖派出所是北京發(fā)放注冊卡最多的地方,因為那里居住了大量韓國人,人稱“韓國城”。
根據(jù)北京市出入境管理局的報告,2011年的“三非”案例中,韓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和日本公民的數(shù)量占了前五位。去年全國一共處理了2萬起“三非”外國人案例。
但是清理活動引起了在華外國人群體的高度關(guān)注和激烈討論。29歲的法國小伙子Ismael De Pierrepont在北京做市場工作。他說他好幾個朋友在三里屯被查了證件。“有個朋友沒有帶,只好偷偷從后門溜出去,”他說。“從此我都隨身帶著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