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中國在線2008
![]() |
中編辦:全國已精簡80余廳局級機構 2009-08-05 07:04
確定試點省份推進省直管縣體制改革 問:您剛才提到,第三個亮點是完善有關管理體制,主要指什么? 答:完善有關管理體制包括繼續推進省直接管理縣(市)的財政體制改革,有條件的地方可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縣(市)的體制,進一步擴大縣級政府社會管理和經濟管理權限。各省份均在改革方案中提出了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縣體制的設想,有的省正在研究擬定具體試點方案。我們在東中西部有代表性的省份確定了幾個試點,掌握地方實際情況,加強對相關問題的研究。 另外,這次地方政府機構改革中,明確將食品藥品監管體制由省級以下垂直管理改為地方政府分級管理,有利于落實地方各級政府食品藥品安全綜合監督責任。我們與衛生部、財政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加強配合,對進一步抓好體制調整提出了措施和辦法,確保了改革平穩推進。 今年年底前完成市縣一級改革 問:目前地方政府機構改革進展如何?共精簡了多少廳局級單位? 答:目前,省級政府機構改革已基本結束。市縣政府機構改革爭取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按照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二中全會關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2008年9月以來,新一輪省級政府機構改革在全國順利推進。經過半年多努力,除中央同意四川因災后重建任務重可適當推遲上報改革方案外,全國30個省(區、市)政府機構改革方案已獲中央批準。現在,各地正在精心組織實施,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 在新一輪地方政府機構改革中,各省(區、市)政府廳局級機構得到不同程度的精簡,全國共減少廳局級機構80多個。 各地把探索“大部門”體制作為重點 問:地方“大廳局”模式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請問探索“大部門”體制是不是此次改革的重點? 答:新一輪地方政府機構改革是在以往改革基礎上的繼續和深化,但是,值得關注的是,這次改革在探索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改革中,各地都把探索大部門體制、綜合設置機構作為重點。 一是與國務院機構改革相銜接,所有省、區、市都在工業和信息化、交通運輸、住房和城鄉建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衛生和食品藥品監管5個方面對機構進行了調整整合。如吉林將經委、信息產業廳、食品工業辦、國防科工辦和中小企業局5個廳局職能整合,組建了工業和信息化廳;江蘇進一步整合公路、港口、航道、地方鐵路、航空產業管理職責,將交通廳、港口管理局的職責和建設廳指導城市客運的職責,整合劃入新組建的交通運輸廳等。 二是一些地方按照改革精神,因地制宜對其他機構進行了整合。如重慶將原有的市農辦、市農業局、市農機局、市農綜辦4個部門整合,成立新的市農委,減少處室16個,減少人員50多人,統籌管理“三農”工作的體制初見雛形。青海積極構建大文化管理體制,整合文化廳、新聞出版局和版權局的職責,組建了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等。 問:各地情況不同、東西部發展也不一樣,中央是否可以給各地相應的自主權,讓他們結合當地實際進行調整,避免改革流于形式? 答:這次地方政府機構改革文件注重指導性和原則性,在具體措施上給地方留出了較大空間。我們注意把握這一精神,鼓勵和支持地方結合實際改革創新。對能源管理、金融、安全生產等一些重點行業問題和社會熱點問題,允許地方因地制宜設置機構,只要符合中央改革精神,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都尊重地方意見。 其中,10個省提出設置能源管理機構,18個省提出設置金融管理機構。山西將煤炭工業廳、海南將旅游發展委員會作為組成部門,福建將食品安全的綜合協調工作交由省經貿委負責,北京為推動首都社會建設與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協調發展提出組建社會建設工作辦公室等等,我們都給予了支持。 “大部門”是調整優化組織結構的一種形式。這次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的意見沒有點具體機構,但提出了農業和農村工作綜合管理、工業和信息化、交通運輸、住房和城鄉建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文化領域綜合管理、衛生和食品藥品監管、基層社會管理等8個方面。這實際是為地方在機構限額內結合實際,在更多領域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留下了較大的空間。
|